《变“错”为宝 点“错”成金---谈学生“错误资源”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docx

《变“错”为宝 点“错”成金---谈学生“错误资源”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错”为宝点“错”成金

——谈学生“错误资源”在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的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发挥错误最大限度的作用,挖掘其出现的原因,使错误变成学生的思维进步的阶梯。这也要求教师能够宽容学生的错误,而且要更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巧妙引导,使错误变成高效课堂的催化剂。让课堂不再因错误而尴尬,而要让“错误”使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五年级;数学;错误资源

任何人都不可能避免犯错,尤其是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错误更加难以避免。但是,不同的老师对于学生错误的态度截然不同,有的教师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会避重就轻,让其他学生帮助他回答,从而达到改错的目标;而有的教师则站在学生的视角,以新观念与新眼光,对其进行探索和分析。那么,在课堂中该如何利用这样的“错误资源”呢?下面,将结合自己在五年级教学中的教学实践,谈谈我自己的想法。

一、容错——万紫千红总是春

要想有效的合理利用“错误资源”,那么就需要教师宽容的、理性的看待学生错误的。学生也是人,而且是一个在不断成长的人,哪怕有明显的错误,也是正常的。并且,在错中辨析正确,也是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而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避免错误,究其原因,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理想化的考虑,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认知水平,或是教师担心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视而不见,或者不能够分析学生学生错误原因来及时解决错误;有些教师则呵斥责备,不允许学生犯错。[1]

心理学家盖耶告诉我们:“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谁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2]其实,儿童的错误,大概有两种:少数是因为学生没有参与学习过程,不知不会造成的“真错”,更多的是因为“偏、漏、误”造成的“暂时错”[3]。而学生的“错误”中包含了认识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同样客观、真实的反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甚至更加接近学生个体当下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状态。这一点,特技教师于永正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他经常外出上示范课,他经常对学生说:“于老师最喜欢发言说错的学生,我要给他发特等奖.....”这里,这不仅仅是他为了调动学生上课发言积极性而说的话,更是他有个明确的教育理念:“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4]

在五年级上册的课本上,更是体现了编者对于“错误资源”的应用。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时,习题中就安排了改错题。这样的题目设置,就是让学生能在改错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理解,同时更是一种自我总结,自我提升的过程。在五年级下册的课本中,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往往会设置一道让学生判断哪条线段是直径和半径的过程,而这样的题目,就是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的答案中,及时巩固对于半径和直径的知识,同时更是对知识构建的过程。

因此,我们要宽容、理性的对待错误。不要轻易的否定学生的答案,要对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的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学生的思考过程,而不是只看最终的答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真正正、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实实在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同时验证答案的过程,更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能力培养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的、平等的与学生沟通,真实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而这样的学习,也更加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用错——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一堂数学课中,学生没有犯一点错,这样的课堂一定是不真实的,甚至是假的。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是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认知的过程,而在整个教学中,需要不同学生不同的思维一起碰撞,而这样碰撞的过程,就是学生产生错误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研究学习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价值,享受思考的乐趣。

寻准错误,寻找起点

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时,有这样的一道题目:4.75+3.4=,学生的答案有所不同:

⑴末尾对齐得到5.09元

⑵小数点对齐得到8.15元

在学生展示自己的竖式过程后,可以请第一种答案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的回答是:按照整数加法,末尾对齐计算得到的。

这时因为得到答案的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就会思考得到,以往整数末尾对齐是因为,只要末尾对齐了,那么相同数位就对齐了,计数单位相同,就能直接相加。而现在如果末尾对齐,那么百分位上的5与十分位上的4直接相加了,得到的9是9个百分之一,这显然不可能。所以只有小数点对齐,那么相同数位才能对齐,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

该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将旧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上,导致了前后的算理出现了偏差。而这样的学生思考、辩论的活动,就是帮助学生回忆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这样的比较并没有打击到学生的自信,而是通过辩论、讨论的过程,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学生自认而然的得到相关知识。这样的过程不仅得到了小数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