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docx

7.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感知作者在轩中的人、事、情;

2.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

3.理解本文“事细而情深”的特点,体悟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功业未成的感慨;

4.体会本文及作者以平淡中见真情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善于选取细节表达深挚感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及作者以平淡中见真情的写作特色。

三、教学设想

《项脊轩志》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叙写与之有关的家常琐事,表达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

本文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快节奏的生活使学生几乎失去了感悟亲情的能力,对于缺乏生活体验的高中生来说,归有光的文章他们可能会觉得太平淡,难以真正把握其艺术价值。因此课文的思想情感、艺术特色需要师生共同探讨。

本文也是一篇文言文,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年段的学习,已基本掌握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所以疏通文意、探讨课文思路等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从古至今,书斋一直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精神家园它有时反映作者的志向,有时寄托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比如

稼轩:辛弃疾的书斋之所以被称为“稼轩”,是因为他在退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后,修建了一座私人庄园,并在庄园旁边开辟了一大片田地种植庄稼。当他打开窗户时,可以看到满眼的庄稼,因此他将书房命名为“稼轩”,取“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之意。

聊斋:蒲松龄的书斋名为“聊斋”,这个名称源于他经常在书斋中与客人交谈,尤其是喜欢听他们讲述奇闻异事。“聊斋”中的“聊”意为交谈,“斋”则指书房。因此,“聊斋”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用于闲聊和讨论奇异故事的场所。

晦庵:朱熹的书斋,他认为“木晦于根,春容晔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意思是树木的根扎的越深,春天枝叶就会越繁茂;人越内敛谨慎,他的精神就越清爽,内心也就越强大。朱熹希望自己永远保持低调,不恃张扬。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归有光的书斋,听听他在书斋里发生的故事,学习这篇被称为“明文第一”的《项脊轩志》。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归有光,字熙甫,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昆山(江苏昆山)人,明代著名散文家。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顺,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嘉靖四十四年(1565)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归有光虽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他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代表作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等。后人集其散文、诗歌成《震川先生集》。

2.背景资料

归家家族曾经一时兴旺,但是归有光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功名,做了一辈子平民百姓。母亲二十五岁时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个穷县学生,家境急遽败落。也许就是这种困境,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开始奋发攻读。他追忆祖宗的荣耀,直面现实的惨淡,他不甘心家道中落,急切希望通过自己一人博取功名从而光宗耀祖,重振门庭。归有光久试不第,在家乡备受嘲讽与冷遇,使得他更加珍视家人的感情,但家族分崩离析。在这种隐痛之下,归有光创作了这篇散文。

《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三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当时归有光17岁,他通过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

3.了解文体“志”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散文的一种。

“志”或“记”属于“杂记类”文体,这种文体常常灵活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记人叙事,描摹对象,抒发怀抱。其内容丰富多样,在描写对象时,形神兼备,写法多样,随物赋形,言而有序。“志”与“记”有相似之处,但二者还是有着明显区别。“记”通常用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等。“志”则大都用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

《项脊轩志》名为记“物”,内容则以记“人物事迹”为主,故以“志”为名。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1.齐读正音,初步把握作者情感。

渗漉(lù)兀坐(wù)修葺(qì)异爨(cuàn)

迨(dài)先妣(bǐ)呱呱(ɡū)阖门(h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菩提人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计算机操作员持证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高中教学会员。连续多年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3个。曾在《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河南教育》、《青年导报》等杂志发表论文论著二十余篇,参与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7日上传了计算机操作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