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青纱帐——甘蔗林》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docx

6.2《青纱帐——甘蔗林》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6.2《青纱帐--甘蔗林》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了解诗歌中描绘的青纱帐和甘蔗林的景象,感受诗人对祖国大地的热爱。

2.体会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寓意,理解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3.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青纱帐、甘蔗林的特点及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景物描绘理解作者的情感和主题。

三、教学设想

设计了一个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专题。首先通过课前预习,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了解诗人、诗歌背景,并让学生通过诵读和思考问题,拉近学生与诗歌的距离。在课中学习环节,通过视频导入、整体感知、具体研读和拓展等步骤,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层次、象征意义、情感表达及表现手法。特别是通过小组讨论和诗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提升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最后,通过诗歌创作和点评,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传承革命精神、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个教案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旨在通过诗歌学习,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通过展示一些有关青纱帐和甘蔗林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景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然后引出本课的主题——诗人郭小川的诗歌《青纱帐——甘蔗林》。文章回顾了作者和她的团队多年执着探索,最终发现青蒿素的治疟作用并拯救成千上万患者的历程,展示了科学发现之不易、科学家的担当精神以及科学发现道路的艰辛。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郭小川(1919年9月2日-1976年10月18日),原名郭恩大,出生在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我国文学界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少年时代,他就“过早地同我们的祖国在一起负担着巨大的忧患”(《向困难进军》)。“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郭小川创作作品极多,主要著作有:《团泊洼的秋天》《平原老人》《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鹏程万里》《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等,还有一些政论、杂文作品。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的忠诚,在诗作中表现了大无畏的坚定性与乐观主义精神,所以不断奏出了昂扬的旋律,鼓舞广大人民感奋起来,推动历史前进。

名言展示:

是战士,决不能放下武器,哪怕是一分钟;要革命,决不能止步不前,哪怕是面对刀丛。--《秋歌》。

2.背景资料:

这首诗写于1962年3月,6月至9月在中国海防前哨改成。当时,中国人民正在党中央领导下战胜了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

1962年初,郭小川再度来到厦门,他站在香甜的甘蔗林里,联想到远在千里的北方的青纱帐,回忆起青年时期参加八路军,在青纱帐里打游击的战斗经历,曾经战火般严峻艰辛的岁月顿时涌上诗人的心头。诗人体味了困难和斗争,胜利和欢乐,领悟了其中深刻的道理。如诗人自己所说,《青纱帐一甘蔗林》便是“表现了我对克服困难的信心”。

3.知识链接

1.文体常识:“政治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诗体在50年代、60年代确立,形成了自己特别的诗学观念和审美规范

(1)强调诗歌的工具职责,强调为政治服务的直接性、主动性,着眼于表现对政治形势、斗争任务的认知,宣传革命观念、革命立场、革命情操和革命的人生哲学,对于诗歌在实现某一时期具体的政治目标上的作用和功能上,持有确定无疑的信念。

(2)选材上直接面对重大的政治事件,切近时事“和时代共脉搏”,为表现重大的政治命题,诗歌多取材于斗争历史、先烈遗物、英雄故事、革命圣地等,以此触发诗情,托物言志,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承载着一时一地的政治风云,以应景的方式完成对时代的颂歌。

(3)诗中的“我”充分本质化、社会化了,往往以“阶级”“人民”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文字的激扬,情感的回应,思想的“资源”仍是当时的“集体话语和“统一叙述”。追求“诗学和政治学的统一,诗人和战士的统一”,成了政治抒情诗人尊崇的信念。

(4)一般都采取“宏大叙事”的表意策略,大气势,大篇幅,大张旗鼓,大开大阖,艺术结构呈现为观念演绎的形态,展开方式是理性逻辑的线性发展,“形象构成”是用形象化的豪言壮语来表达抽象的思维和概念,以喷薄的激情和形象的“政论”获得“炸弹与旗帜”的效应。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累字词(根据导学案,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主要检查各小组合作完成情况,对不懂的进行解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菩提人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计算机操作员持证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高中教学会员。连续多年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3个。曾在《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河南教育》、《青年导报》等杂志发表论文论著二十余篇,参与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7日上传了计算机操作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