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视角下的文学语言分析策略.docxVIP

语文教学视角下的文学语言分析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语文教学视角下的文学语言分析策略

原创李煜晖,苏荣格语言战略研究2024-01-0507:01发表于北京

作者简介

李煜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苏荣格

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教学视角下的文学语言分析策略

李煜晖,苏荣格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提?要?语言分析是文本解读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视角下的文学语言,具有支持学生理解作品之意、欣赏文本之美和学习语用之道等重要功能。据此,文学语言分析要经历“因言求意”“审言析美”“觅言为用”等过程:“因言求意”是把文学语言作为意指符号来分析,重在大语境性之下把握文学语言的表现意义并关注文学文本的语意空白;“审言析美”是把文学语言作为审美客体来分析,重在揭示文学语言“自指”“曲指”“虚指”等审美特性的表征和效果;“觅言为用”是把文学语言作为语用范例来分析,重在针对学生语言表达趋同、不得体、不规范等实际问题,发现并实现文学语言的语用指导价值。三者因文学语言的特性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存在密切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语言分析具有灵活性,既可从不同维度多次进入同一文本,也可在一次文本阅读中同时关注多个维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阅读;文学语言;分析策略

一、引言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文学阅读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又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基于这3点共识可知:立足语言分析解读文学作品,既是文学阅读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当前,文学阅读教学仍存在对语言分析重视不够或方法失当的问题:有的教师跳过作品语言,漫无边际地抒发理解和感悟;有的把文学语言从文本语境中拖拽出来,仅作为语法知识的载体或修辞概念的样例讲解,认为这就是文学语言分析的主要内容;有的希望从文学语言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但分析过程千篇一律,结论缺乏新意、散碎无序甚至不能自洽。这些情况不仅在对象性思维层面降低了文学作品的阐释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建构理性、系统的文学阅读经验和语言经验。对语言分析重视不够,源自对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性质认识不足,这里姑且不谈;但重视语言分析的课堂,为什么还普遍存在视野狭窄、过程僵化、结论缺乏合理性和吸引力等情况呢?访谈发现,教师的困惑在于缺少可用以指导教学实践的文学语言分析策略:面对一篇文学作品,不确定可以从哪些维度着手开展语言分析;对不同维度之下特定的分析内容和分析方法,更是众说纷纭。

工具论语言观认为,语言不具有独立地位,仅是一种载体与媒介,只有与使用者结合起来,服务于说话者,才能实现其价值(董希文2016)。由此出发,语言在文学作品中主要作为表意符号存在,其作用是荷载作者言说的思想内容,文本分析应遵循“重质轻文不离文”的原则。本体论语言观则认为,语言是一个独立的体系,说话的主体并非控制着语言。“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杰姆逊1997:32)。由此出发,语言被视为文学的本体,文学就是语言的建构,文学作品分析则应重视语言本身的形式特点和结构规则等。“载体”说没有看到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特殊性,把文学语言与其他领域中的语言混为一谈;“本体”说则过分夸大了文学语言特性,而没有看到文学语言与其他领域中的语言的共性,即任何文学语言都建立在日常语言的基础上,它不是文学家造出来的另一类语言(童庆炳1999)。有学者基于雅各布森等人的语言功能论进一步指出: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都具有共同的语言“内核”,即传达某种思想观念的意指性;但文学活动是以审美交流为目的,文学语言就必然以突出语言的审美效果为其主要特性。我们既可以把它当作思想情感交流的媒介,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审美客体,从中或多或少地体验到审美的愉悦(王汶成2002)。从这种综合、辩证的文学语言观出发,审视文学语言与文学阅读教学的关系,可以看到文学语言有两种本体性教学功能:作为意指符号,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构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作为审美客体,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对语言本身美学效果的欣赏。

教学归根结底是为达成某种育人目的服务的活动。当文学语言纳入教学视野后,作为学生的学习对象,考察其功能还须审视学习主体的特殊需要,如果这些需要与语文课程目标具有一致性,也就成为它应具备的教学功能。当然,这些功能不是本体性的,而是教学视角下衍生出来的。第一,作为知识载体,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一样,都蕴含语法知识以及修辞知识,学生需要学习也应该学习。第二,作为语用范例,帮助学生提高语用素养。教材选文以“文质兼美,堪为范式”为基准,其中的文学作品在语言运用方面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作家

文档评论(0)

199****8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