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思维的火花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问出思维的发展

【内容提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学的本质是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的过程,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在学习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必须:一、投“石”问路———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三、旁“敲”侧击———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四、因“势”利导———提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之花在数学课堂上绽放异彩,才能行之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问题设计知识经验问题意识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学生个体所处环境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才能行之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有思想的问?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本文在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问题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知识并不能简单的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在学习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备课时我们强调要“备学生”,有“的”才能放矢,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节时,课前我作了一个小小的调查,了解到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接触了百分数,对于百分数的读法与写法,早已了然于胸。针对以上特点,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法去读去写,我只是针对他们出现的不足稍加指导,进行规范化。如此教学学生学得饶有兴致,不但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

“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话应该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大有启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材”方可施教,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为学生自主建构和生成找准起点。

如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节时,上课伊始,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1、认识年历。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同学们可能已经知道了一些,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给我们大家说一说。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其实呀,年月日里面还藏着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究发现,下面就请同学们取出年历,仔细观察,看看你还能有什么发现?然后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小组同学交流。(师指名回答)

师小结:通过观察年历,我们发现了31天的月份有(),30天的月份有(),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谁来说说,大月有哪几个月?小月有哪几个月?请同学们再数数看,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2、圈生日。师:看来,年历上关于年月日的信息还真不少呢?那你能在年历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是几月几日?是大月还是小月?

从生活经验出发,指的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而非教师的生活经验,更不是教师的“教学经验”。要尊重学生的经验,就要让他们尽可能地把经验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有效的学习总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旁“敲”侧击,以期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回顾、概括、归纳已有的知识储备,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课堂教学就要成为不断激活学生经验的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现实起点”出发,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现实”不断向外延伸。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时,我设计如下几个教学环节:1、找一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2、利用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画圆。师:同学们,要认识圆,必须要先画一个圆,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个圆片,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画出这个圆的?3、利用圆规画圆,体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师: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可以画出圆,但其中最基本的一种是用圆规画圆。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预习画圆了,会画了吗?请你用圆规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圆。学生各自动手画圆后组织反馈,说说自己是怎么画圆的。4、想想用什么方法就能使全班同学画的圆一样大?在刚才画圆的过程中,你发现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5、讨论:圆的大小、位置分别跟什么有关。在此基础上学习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通过找找、画画、说说唤醒学生已有的关于圆的知识,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