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北部古淮河的历史变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北部古淮河的历史变迁

作者:暂无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2021年第5期

王福林

古淮河,亦称淮水,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老大河。它位于我国大陆东部华北板块的最南缘,

大别山山脉的北侧。华北板块,是我国时代最古老的板块,基底由太古代和早元古代变质岩及

花岗岩组成,位于阴山—燕山和秦岭—大别山两条造山带之间。

早在我国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有“淮”字出现。“淮”字本意是指最清的水,

淮河因水清而得名。历史上,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据《尚书·禹贡》记载,

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疏九河,决四渎。“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由此可见,淮河诞生的年代是多么久远。

古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山脉,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山脉和江淮丘陵与长江流

域毗邻,西北部、北部、东北部以黄河南堤和鲁南低山丘陵与黄河流域相隔。地跨河南、湖北、

安徽、江苏、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当时是我国第三大河。

古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太白顶西北侧的山谷中,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

东流注入黄海,是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

上游在河南境内,从源头到河南、安徽交界处的洪河口。这段古淮河穿行于山地和丘

陵之间,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点,水流比较湍急,暴涨暴落。

中游在安徽境内,从洪河口到安徽、江苏交界处的古泗州城。这段古淮河流淌在山前

倾斜平原和黄淮冲积平原之间,水流平缓,接纳了众多支流后,水量较大,河道较宽。

下游是在江苏苏北地区。古淮河自古泗州城北由安徽进入江苏后,受江淮丘陵的影响,

向东北流,行经古淮阴北面后,再向东流,自草湾又急转向南,经钵池山东侧南下,直抵山阳

县城北,绕城东行,再北折,经过古淮河上有名的山阳湾后,进入安东县(今涟水县)境,最

后在安东县云梯关(现属响水县)入黄海。这就是古淮河在下游江苏境内的基本流路。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江苏北部的古淮河随着流逝的岁月,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演变。

一、原始生态的古老淮河(从远古到邗沟开凿前)

古老的淮河在苏北大地上流淌了千万年,冲积沉淀了肥沃的下游平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

淮水人,创造了璀璨的淮水文化。

江苏北部的古淮河,从地质构造上看,它位于我国大陆东部两大构造单元——华北板块和

扬子板块衔接部位的北缘。从地形地貌上看,它位于北部的黄淮冲积平原和南部的江淮淤积平

原的交汇地带。

地势低洼,河槽宽深,水流平缓,沿河无堤。加之,河水较清,含沙量少,河道淤积不甚

严重,所以河道没有较大的迁徙和改道,有比较稳定的河槽。出路通畅,海潮一直可以上溯到

盱眙县,是一条文静而美丽的大河。

古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以北为暖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比较充沛。适宜人群居住,有利于繁衍生息。

淮安市淮安区宋集乡的“青莲岗文化遗址”是淮河下游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从出土的

石器、陶器、炭化后的籼稻粒及渔猎用具等文物得知,早在6000至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古

淮河旁繁衍生息,种植水稻、捕鱼狩猎。

江苏北部的古淮河,北边是黄河泛滥冲积的黄淮平原和鲁南低山丘陵冲积的山前倾斜平原,

生长着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大豆等植物,养育着牛、马、羊、猪等动物。南边是长江、

淮河冲积堆积的江淮平原,水网密布,湖泊众多,生长着稻米、芦苇、蒲草、莲藕等水生植物

和鱼虾等大量的水生动物。两岸是一片富饶的景象,南北方的物资在这儿交换,南北方的手工

技艺在这儿交流。这里还是我国南船北马的交汇地带。

社会物资丰富,经济繁荣,必然带动文化的兴盛。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大批的文人志

士在这儿讴歌自然美景,谈论治国兴邦,抒发豪情壮志。当时的淮河流域,思想交锋达到鼎盛。

先进的思想,璀璨的文化,伴随着滚滚流淌的淮河,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向前。

二、开凿邗沟,沟通江淮(从邗沟开凿到黄河夺淮入海)

开凿邗沟,是古淮河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为地改变流域生态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图强争霸。吴王夫差欲北上伐齐,称霸中原。于公元前486年至

前484年,在长江北岸,筑邗城(今扬州),开邗沟,通江淮。

邗沟,南起邗城以南的长江,向北利用长江与淮河之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局部开

挖,以较短的人工渠道,把湖泊连接起来,最后出射阳湖,向西北经山阳县到末口入古淮河。

在春秋晚期以前,古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

文档评论(0)

你别来~我无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