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及路径研究.docxVIP

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及路径研究.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及路径研究

摘??要: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农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回溯农村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历史渊源,梳理农村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并提出新时期农村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一是通过链接社会资源,促进产业兴旺;二是落实生态政策,打造宜居环境;三是保护乡村文化,塑造文明乡风;四是扮演管理角色,保证治理有效;五是注重能力提升,推动乡民富裕。

关键词:农村社会工作;乡村振兴;历史渊源;内在逻辑;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7-0008-03

乡村振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具体实践。社会工作引入中国以来,便一直致力于中国乡村建设与发展,可以说,中国农村的百年发展、百年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的功能发挥是密不可分的。

一、乡村振兴: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百年寻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一批从海外学成归国的社会学家和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乡村建设运动”[1]。“目的在共谋农村之救济与复兴。”[2]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性人物是晏阳初和梁漱溟。晏阳初开展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主张扫除文盲,崇尚科学,启发乡民自觉,注重发挥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将教育与社会改造相结合,强调与农村社会实际的整体性改造。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主张从农村入手,以教育手段改造社会,通过向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经济上组织农村合作社,谋求乡村经济发展,注重培养乡民互助合作精神等。以及后来的吴景超提出的“发展都市以救济乡村”[3],从城乡关系的整体性视角去探索农村建设出路。费孝通主张发展乡土产业、知识分子下乡、推动农村发展等。可以说,乡村建设运动对于缓和农村社会矛盾、维护农村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总的来讲,这一阶段的乡村建设活动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次运用科学方法指导乡村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雏形,也是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标志性阶段,所积累的丰富调研资料,奠定了中国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基础,为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院系调整,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相继被取消。在此期间,我国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彻底铲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进行三大改造,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通过组织进行群众性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开展爱国丰产运动、兴建农田水利、开展城乡物资交流等掀起了农村生产、生活事业建设的热潮。在此阶段,行政性、非专业性社会工作不断推进农村五保户等保障制度建设,在农村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铺开,乡镇企业具有浓厚的“乡土性”[4],为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富余劳动力释放,大量农民工开始跨地区流动,农民进城,城市发展迎来“民工潮”,但同时也引发诸多留守儿童、农村生产力降低等问题。另外,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和“八七”扶贫攻坚战略的实施,虽使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大为改善,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相当严重。

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社会问题愈加凸显。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分别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队伍”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获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扮演专业性角色,一大批高校社会工作师生在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与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农村社会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了云南绿耕、万载模式等实务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新时期乡村振兴的总要求[6]。在此背景下,2021年4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通知》,指出要统筹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实现乡镇(街道)都有社工站,村(社区)都有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7]。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现实机遇。新时期的乡村振兴与农村社会工作在政策层面实现了“双管齐下”。

百年发展,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总体上沿着从外部引入到内生发展、从行政性社会工作向专业性社会工作的脉络演进,在保障农村教育、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无论是乡村建设运动,亦或乡镇企业建设、新农村建设,还是鄉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都有农村社会工作参与其中。可以说,百年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是一脉相承的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