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古文训释—古书注解(古代汉语课件).pptx

元古文训释—古书注解(古代汉语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书注解(一);目录;;;2.时代转移、背景更换导致历史事件、制度典章、风尚习俗等不宜为后人所理解。如:

释褐: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后用来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三)古人注和今人注

1.古人注是指清人和清人以前的注释,用文言文写成,有一定的体例,简称古注。

2.今人注是用现代白话文写成,较为通俗。;;;《韩非子》之《解老》、《喻老》则为专门解释《老子》的。

《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公羊传·隐公元年》:“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二)兴起于汉代

1.汉代兴起古注的原因

(1)内部因素:语言变化产生解释的需要

(2)外部因素:统治者的提倡

(3)文化因素:经今古文之争;;(三)扩展于魏晋南北朝

1.注释对象

注释范围扩大,除儒家经典外,史、子、集部的古书均有注释;小学著作。

2.注家注本

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裴骃的《史记集解》、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郦道元的《水经注》。;;;(1)唐的义疏因为是官修,奉敕对前人的观点加以删定,所以也叫“正义”。

特点:解释词句及考证名物制度较翔实,引证丰富,保存了汉魏一些经注旧说;唐疏遵守“疏不破注”原则。

(2)音义类注释体式产生(陆德明《经典释文》是代表)。;(五)变化于宋元明

宋元明传注作者比前人更加深入地分析语法问题并开始认识到古今语音的不同。;;;;;;古注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书注解发展历程

古注产生于先秦,兴起于两汉,扩展于魏晋南北朝,推进于唐代,变化于宋元明,全面兴盛于清朝,出新于现代。;古书注解类型、术语;目录;;3.传秦汉之际,儒家经典叫“经”,解释儒家经典的文字叫“传”。

《毛诗诂训传》

《春秋经》的三传:《左传》、《公羊传》、《穀梁传》。

传一般偏重思想内容的解说;;;;;集解可以分为两类:

1.又称为集注,集说,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如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

2.不是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如晋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音义是???种注音释义的著作,兴起于魏晋,另有音训、音诂、音注、音解、音证、音隐、音释等名称。

唐陆德明《经典释义》由《周易音义》《毛诗音义》等十四部典籍的音义组成。以注音为主,有时兼有简单释义,或指出经典不同版本的异文现象。音义书在给多音多义的词注音时,注音本身即暗含着释义。;音义是一种注音释义的著作,兴起于魏晋,另有音训、音诂、音注、音解、音证、音隐、音释等名称。

唐陆德明的《经典释义》由《周易音义》《毛诗音义》等十四部典籍的音义组成,是音义类注释的代表作。这类著作以注音为主,有时兼有简单释义,或指出经典不同版本的异文现象。音义书在给多音多义的词注音时,注音本身即暗含着释义,这是应该注意的。;(五)补注类:补、补疏、补释、补义、补正

对前人注释作补充、订正。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清王先谦《汉书补注》,焦循《论语补疏》。;;;;;;;7.读若、读如

主要用于注音,被释词放在术语之前,释词放在术语之后。

有时,“读如”也用来解释通假字。例如: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8.如字

表示按照某字常见的读音来读,相对于变读和改字而言。变读就是一词多义,改变读音来区别词义或词性;改字是原文用的是通假字,现在要改成本字读。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释文》:“好,毛如字,郑呼报反。”;;;;2.注意古人作注的习惯

“×,×也”。多数情况下,“×,×也”是在解释词义,有时并不是在解释词义。

《诗·召南·行露》郑笺:“谓媒灼之言不和,六礼之来强委之。”《释文》:“媒,谋也。”

《左传·文公三年》:“晋人封殽(xiáo)尸而还。”贾逵注:“封,识之也。”;古书注解的内容;目录;;《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3.集解体:是汇集诸家注释并加己见的—种注释体例。包括集注、集传、集释等;;1.直接解释词义

(1)声训:即用声同、声近的字进行解释

如《周易·说卦》:干,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坎,陷也。

《说文》:天

文档评论(0)

学霸状态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吧,少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