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树之歌》(大单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统编版).pdf

识字2《树之歌》(大单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统编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识字2《树之歌》大单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统编版内容课程名称树之歌大单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校XX中学授课班级XXXX授课教师XXX1在情境中观察比较,自主发现生字的共同特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性和背诵课文2学习目标具备阅读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

课题识字2树之歌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1.在情境中观察、比较,自主发现生字的共同特点,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梧、

学习目桐、枫、松、柏、杉、桂、桦”等8个木字旁的生字和“掌、装”2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把课文读正确;了解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的特

点,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学习1.认识“梧、桐”等10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及扩展的词语。

重难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学认识事物,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是本次教学要扎实

学情分析做的事情。根据儿童诗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场景:

读读这个词串,说的是哪里的场景:

一片树林,一棵大树。一群鸟儿,一场聚会。

2.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树,它是我们最熟悉的朋友了,同学们知道哪些树呢?

出示树木图,你认识哪些树木?

师: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各

自的特征吧!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树有关的儿歌——《树之歌》。齐读课题。(板书:2树之歌)

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认识树友

1.出示树木图片,认识吗?

2.学生认读词语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

①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树木有关。

预设2: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与木字旁旁边的字读音相似。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不但发现了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而且还从读音上找到了规律,像

这样的字,左边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表示了它们的读音,

②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

橡树榆树槐树石榴树桃树柳树山楂树柿子树

3.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了哪些树,什么样子的。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提示易错音:翘舌音:(装守杉)平舌音:(松)后鼻音:(桐枫疆)

注意纠正“柏”“桦”和“杉”的字音;“柏”读三声,bǎi;“桦”读四声,huà;“杉”注意平

翘舌音,读shān,容易误读成sān。

(3)出示生字:杨、榕、梧桐、枫、松、柏、桦、桂

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他们是形声字。左边表意,右边表音。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读音相近。如“柏、桦”右半边的字和整

个字的声调不同;“松”右半边的字和整个字的韵母相同,声母不同。相机讲解“彡”字源:现在的《新

华字典》里没有,但是东汉的《说文解字》和清朝的《康熙字典》里有,表示木头里面的花纹。杉,的的

确确是个形声字。

4.归类识字:

①形声字归类:“梧、桐、枫、松、柏、桦、杉、桂”都是木字旁,表意,这些字都和树木有关,右边的部

分是音旁。

②组词拓展法:识记“掌、疆、银”,分别组词为“手掌、脚掌、巴掌、鼓掌”“新疆、边疆、疆土”“银

行、银色”。

③熟字比较法:“壮一装”“银一根一眼”。

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4.指名分小节读儿歌。

学习任务二: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教师引入课文:词语你们都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写一写本课的生字。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这些字在书写上有哪些共同点?

2.学生交流后,教师点拨:

预设1:这些生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售后加V wkl436858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102606500002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