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诫子书》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寓教于乐大讲堂(统编2024版).pptxVIP

16.《诫子书》课件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寓教于乐大讲堂(统编2024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诫子书;一代名相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南宋·杜甫;学习目标;《诫子书》一般认为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这封家书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也是后世学子修身养性的行为准则。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勤学励志、修身养德、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一个人若是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我又很相信我的孩子们,个个都会受我这种遗传和教训,不会因为环境的困苦或舒服而堕落的。——《梁启超家书》;书信

书信一般由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构成。

①称呼。顶格写,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有两个书写位置:一是紧接在正文之后书写,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写,其后加上一个感叹号可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两行的右侧。;夫()君子之行淡泊()

yín()慢lì()精

险zào()穷庐();【宁静致远】;;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译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行为操守,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结合前面的字词分析,试着解释一下文章题目的含义。;1.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从哪两方面进行说明的?;2.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5.(重难点)“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那么“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6.(发散思维)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当如何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7.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分别是什么?;1.诸葛亮希望儿子宁静、淡泊又希望儿子能明志致远而“接世”,如他自己当年隆中隐居不求闻达于诸侯与后来出山成为蜀国丞相,这是否矛盾?应该如何理解?;不矛盾。(1)“淡泊”不是弃世,“宁静”也不是慵懒。其目的在静心于学,修身养性,进而服务于社会国家,所谓致远,是因达于天下而远,因泽于后世而远。是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内到外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的有识之士成长追求的目标。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为人的社会观念,是传统意识中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所以诸葛亮最担心的是年少早成的儿子不“接世”,全文的劝诫以修身起,以高标准要求,“夫君子之行”,做人要做君子,处世要能“接世”,以淡泊之心,立志、为学、广才正是君子最终能够接世的途径。;2.请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示例一: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岁月蹉跎,那将于事无补。

示例二:

“非志无以成学。”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向,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夫君子之行;古义:增长

今义:广泛;宽广;古义:疾行,指迅速逝去

今义:奔驰,奔跑;意与日去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词类活用: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是诸葛亮以一个父亲的身份给他的儿子写的一封信,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课件制作、方案代写能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业写作,多年写作经验,专业代写撰写文章、演讲稿、文稿、文案、申请书、简历、协议、ppt、汇报、报告、方案、策划、征文、心得、工作总结代写代改写作服务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3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