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六、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3、峰浓度(Cmax)与峰时(Tpeak):给药后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称血药峰浓度(简称峰浓度)。达到峰浓度所需的时间称达峰时间(简称峰时),它取决于吸收速率和消除速率。临床意义:峰浓度、峰时与药时曲线下面积是决定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重要参数。第62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速率过程一级速率过程:指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或消除速率与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按恒定的比例转运或消除。又称一级动力学过程。dc/dt=-Kc大多数药物的转运和消除属一级动力学过程。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体内药物量或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因而涉及到速率过程。根据药物转运速率与药量或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第63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零级速率过程:是指体内药物浓度变化速率与其体内药物浓度无关,而是一定恒量,体内药物的消除或转速率与浓度或药量的零次方成正比。即:dc/dt=-K0其中K0为零级速率常数,上式积分得:C=C0-K0t零级速率过程是载体转运的特点。当药物的剂量过大时,即出现饱和和限速,而成为零级速率过程。第64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米-曼氏速率过程:指一级速率与零级速率过程相互转变的一种速率过程,在高浓度时为零级速率过程,在低浓度时为一级速率过程,称米-曼氏速率过程。其描述公式为dc/dt=Vm·C/Km+Cdc/dt:指t时的药物消除速率Vm:该过程的最大速率Km:米-曼氏常数有些药物以酶催化进行生物转化或以载体转运方式进行转运,当药物剂量过大时即可出现饱和现象,此时药物浓度变化速率达到恒定,类似于酶动力学的米-曼氏过程。阿司匹林、保泰松等少数药物具有米-曼氏速率过程特点。第65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房室及房室模型药物的体内过程非常复杂。为了能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其量变规律,需建立模型来模拟机体。其中房室模型较普遍。房室模型就是将机体看成一个系统,系统内部根据药物转运和分布差别分为若干房室(隔室,compartment),把具有相同或相似速率过程的部分组合成为一个房室,从而可分为一室、二室或三室模型。房室的划分主要依据药物转运速率,与器官组织血流量、生物膜通透性、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等有一定的关系,没有具体的解剖位置。第66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室模型药物进入血循环并迅速分布到全身体液和各组织器官而达到动态平衡二室模型药物首先快速进入中央室,然后缓慢进入周边室中央室:血液、肺、肾、心、脑、肝周边室:肌肉、皮肤、脂肪多数药物按二室模型转运第67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中央室C1V1周边室C2V2CVdKaK12K21DDKaKeKeEE一室模型二室模型第68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四)药动学主要参数及其意义曲线下面积(AUC)表观分布容积(Vd)生物利用度(F)消除速率常数(K)血浆清除率(CL)半衰期(t1/2)第69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1、曲线下面积(AUC)由药-时曲线与坐标横轴围成的面积称为曲线下面积。即时间从t0~t∞的药时曲线下面积。临床意义:反映到达全身循环的药物总量。它与药物吸收的总量成正比。第70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71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2、表观分布容积(Vd):指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分布所需的体液容积(单位为:L或L/kg)。临床意义:反映体液和组织中药物的摄取、分布情况。Vd值大,表示药物在机体内分布广和/或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量大;反之则Vd值小。用于推算达到某一有效血药浓度所需的药物剂量。第72页,共80页,星期六,2024年,5月3、生物利用度(F):指给药后,药物能吸收进入机体大循环的相对份量与速度。可用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临床意义:常以表征药物的作用强度与速度,指导临床给药方案的拟定。第73页,共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