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习题答案 项目五.docx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习题答案 项目五.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五

一、选择题

1.C。解析:幼儿缺锌的主要原因是膳食中锌的摄入不足,婴幼儿缺锌的主要变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伤口愈合不良、食欲减退和贫血,还会出现异食癖。

2.B。解析:好的饮食习惯的内容包括:(1)按时定位进食,食前有准备;(2)饮食定量,控制零食;(3)不偏食;(4)注意饮食卫生和就餐礼貌。这些都属于营养与饮食教育的内容。

3.C。解析:托幼机构内儿童的膳食应努力具备科学合理、营养平衡、增进食欲、清洁卫生、有利消化的特点。

4.C。解析:蛋白质被人体利用的越多,它的营养价值就越高。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营养价值,这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谷类与豆类搭配可以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

5.A。解析:营养是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保证。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营养对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能够维持生命和健康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营养素分为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其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机体所需要的热量,故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二、简答题

1.学前儿童饮食与营养教育的内容广泛,各个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饮食与营养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学习粗浅的食品营养和饮食卫生知识。

(2)形成对平衡和合理膳食的积极态度。

(3)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4)掌握饮食的方法和技能。

(5)了解民间饮食文化及风俗习惯。

(6)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礼仪。

(7)指导简单的处理和烹调食物的方法。

2.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是长期性的教育工作,同时又是关乎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工作,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中,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

(1)需要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是指饮食营养教育应关注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

(2)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饮食营养教育活动应适合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3)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饮食营养教育应保证学前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4)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饮食营养教育对学前儿童的要求应前后一致、家园一致。

(5)直接性原则。直接性原则是指饮食营养教育应尽可能是学前儿童直接感知的。

(6)序列性原则。序列性原则是指饮食营养教育应注意循序渐进。

(7)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饮食营养教育的内容、方法、场所和途径等选择应尽可能全面而整合,二是指在饮食营养教育中可以将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整合起来。

三、论述题

1.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身体健康价值

营养是人类摄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过程。学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所需营养成分和标准较高于成人。如果缺乏合理的营养,没有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其健康水平就会下降,甚至造成贫血、缺钙、肥胖等营养性疾病。因此,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在于使学前儿童了解各种食物具有不同的味道和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可以给自己的生长发育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从而使他们乐于尝试不同食物;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按时进餐、合理进餐、均衡营养,并帮助学前儿童掌握饮食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让他们了解一定的饮食礼仪和饮食文化,以促进其营养的获得和吸收,从而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

2.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身心发展价值

对学前儿童来说,经验的获得、技能的学习、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活动,离不开生活。在饮食营养教育活动中,学前儿童能体验、感知食物的特性,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丰富其生活经验。因此,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作用不仅只在于营养本身的价值,而且对于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饮食营养教育促进学前儿童感官的发展。

饮食营养教育正是学前儿童在与环境、食物、同伴、成人的接触中,运用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手段了解食物的属性,通过鼻嗅、品尝、触摸感知食物的质地,凭借观察了解食物的外表、形态及其变化。这些不同的认知方法、手段刺激强化了学前儿童的感官,提高了他们的感知能力。

(2)饮食营养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食物是学前儿童天天接触、十分熟悉的东西,很容易引起他们说的愿望。在饮食营养教育活动中,学前儿童在认识食物的同时,还能学说各种食物的正确名称(如青菜、鱼、虾)、餐具的名称(如碗、盘子、勺子),掌握一些基本的量词(如一碗、一口、一条、一块),了解常用的食物制作术语(如炒、煎、蒸)等。在活动中,学前儿童还可以运用语言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同伴教师进行沟通、互动、交换意见,倾听或诉说关于食物的故事。正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和强化,学前儿童很容易产生运用语言与人、事、物交往的积极性,此时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枯燥的、机械的训练,而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饮食营养教育活动为学前儿童创设了说话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