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 发展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医养生保健学发展概要教学目标: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学术体系的基本构架,理论特点;代表性专著,代表性性人物形成发展的演变过程第一节上古时期一、时间范围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建立以前,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建立以前。经历了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几个历史阶段。演绎“劳动创造文明,劳动创造幸福”的光辉灿烂文化。二、主要特点火种的发现和应用大大改善生存条件。改变居住环境以适应寒暑。劳动促进对大自然的认识。演绎了“劳动创造智慧,劳动创造幸福”的人类文明史。养生思想开始萌发(尚未形成系统性中医养生理论)。上古时期的人们懂得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以及用语言、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命规律,增长了智慧;学会运用自然规律去适应自然,改善生存条件,去强壮身体,延长寿命。第二节先秦时期一、时间范围上至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下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统称为先秦时期。二、主要特点生产力大发展。经过夏、殷、商到周,奴隶制得到较大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氛围。养生学术思想初步形成。易经、道家、儒家、杂家等有代表性的养生学术思想初步形成。(一)周易养生思想《周易》被奉为“六经之首”、“大道之原”,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核心思想——和谐平衡确定了“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三、主要养生思想(二)道家养生思想代表人物:老子、庄子首先提出了“摄生”、“长生”等概念;养生思想核心——“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少私寡欲”(三)儒家养生思想重视人格精神的修养和伦理道德的规范。倡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仁、义、礼、智、信、孝“仁者寿”(四)《吕氏春秋》动静养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一、时间范围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标志着封建制终于代替了奴隶制。经历了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随、唐、五代十国。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秦代之后,“焚书坑儒”的高压政策被解除以后,道家、儒家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儒、佛、道“三教归一”互相渗透、融合。第三节秦汉隋唐时期二、主要特点和贡献融合中发展:对养生理论的阐述往往是融医、儒、道、佛诸家养生思想于一体,各取其长。医养一体:汉唐时期的养生家,往往也是著名的医学家。继承先秦的学术思想,又有所创新和发展。(一)《黄帝内经》养生理论提出了较完整的生命观,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对生命的认识——“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将“精、气、神”奉为生命三宝。提出“天年”的概念。明确提出“治未病”的预防观确定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观三、主要养生思想(二)张仲景的养生之道“审因施养”(三)华佗的养生思想华佗是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医家。提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五禽戏”(最早的广播体操)(四)嵇康《养生论》最早的养生著作;重视形与神的关系,强调“形恃神而立,神须形以存”。提出“养生五难”——一名利不灭,二喜怒不除,三声色不去,四滋味不绝,五神虑转发。(五)葛洪的养生思想强调对精气的保养强调养生要远离祸害,不伤根本主张众术合修,不刻意拘泥单一功法第四节宋金元时期宋金元时期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儒医道各家学术空前繁荣,推动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完善。张伯端的《悟真篇》——注解内丹胎息气功修炼术,成为中医养生的最高形式。陈直的《养老奉亲书》——现存最早的老年养生专著。第五节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华传统养生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养生经验方法日臻成熟,理论思想亦更加完善、系统。综合性养生著作——《遵生八笺》《寿养丛书》导引按摩保健术——《仙传四十九方》《易筋经》等老年养生保健——《老老余编》《寿人经》等第六节近代与现代近代因战争影响,中医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才逐渐得到较好的发展。结束!

文档评论(0)

老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