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2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认知能力,理解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其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对中国古代史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但对于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这一部分,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在能力方面,学生已经能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历史资料来获取信息,但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尚待提高。
学生在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但个别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不足。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讨论,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这些学情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陌生可能导致学习兴趣不高,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其学习热情;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引导和启发式教学来加以培养;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和英雄人物,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历史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英雄人物的贡献。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使用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
2.教学软件:利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进行课堂问答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3.网络资源: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好奇和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如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学生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历史背景,包括国内外政治环境、民族危机的深重等。
-举例说明:通过讲述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等具体历史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来挽救民族危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们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一份关于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知识填空练习,以检验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师指导:在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4.总结反馈(约5分钟)
-学生展示: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练习成果,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小论文,以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5.扩展延伸(约5分钟)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中国近代史和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书籍和文章,鼓励他们进行拓展阅读。
-课堂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历史资料,下一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复述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理解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掌握教材中所提到的历史知识点。
2.理解分析:学生能够对挽救民族危亡斗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能够从多个角度评价历史事件,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
3.思维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历史事件进行合理的推论和评价。
4.情感态度:学生对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得到增强,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5.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如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表达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历史素养。
6.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主动查找资料、积极参与讨论、按时完成作业等,这些习惯有助于他们在未来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7.综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第一课时教案.docx
- 小学体育与健康 人教版体育四年级上册 校园定向跑 教学设计.docx
-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一3.2设计的一般原则 教案.docx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3.2.1《还剩下多少》教学设计.docx
- Unit 4 How do we have fun(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docx
- 4.6.4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docx
- Unit 5 Drinks and fruits Lesson 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第8单元 第2章 用药与急救 第3章 了解自己,增进健康2024年中考生物课后作业素养题优教学设计(人教版 广东专用版).docx
- 华中科大版(2016)九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3.自顶而下 顺序结构 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