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3-
第六单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选出与“今齐地方千里”的“方”的意义相同的一项(B)
A.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C.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解析】例句与B方圆,A方形,C正道,指是非准则,D副词,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为国以礼
C.加之以师旅 D.因之以饥馑
【解析】A是连词,因为;其他的都是介词,用。
3.下面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例句:风乎舞雩
A.如会同,端章甫
B.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解析】C项,面:名词作状语,当面。A、B、D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4.下面对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
开头一句简明扼要地写出四个学生的姓名,并交代了一个典型的探究学习的场景。
B.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孔子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了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孔子一出场,就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可见孔子确实是一位高明的老师。
C.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哂笑子路,是因为他不谦让,遇事爱抢先。由此可见儒家的谦恭和道家老子主张的“不敢为天下先”是完全相同的。
D.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曾皙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思想。
【解析】儒家的谦恭和道家的“不敢为天下先”不同。
5.下列对孔子言行的概括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文章开头对弟子言志的启发——雍容谦逊,亲切诚恳。
B.鼓励曾皙发表不同意见——深明事理,循循善诱。
C.讥诮子路不谦虚——不隐褒贬,切中肯綮。
D.最后评述弟子志向——含蓄隐讳,不露山水。
【解析】D项,运用了反问,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不含蓄。
6.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冉有先说“六七十”,转而改口“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
B.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
C.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
D.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
【解析】A项“优柔寡断,缺乏果决”错,冉有这里表现的应该是“谦虚谨慎”。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黄粱一梦
开元七年,有卢生行于邯郸道上,遇吕翁,与言曰:“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时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梦中果执政十余年,号为贤相,后遭诬陷,几死。帝知其冤,复追为中书令,封燕国公,恩旨殊异。后子孙满堂,终身荣华而卒。卢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旁,主人蒸黍未熟。
(选自《枕中记》)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D)
A.当令子荣适如志志:心意
B.后遭诬陷,几死几:几乎
C.终身荣华而卒卒:死
D.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偃:倒下
【解析】偃:仰卧。
8.与“有卢生行于邯郸道上”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C)
A.嫁祸于人
B.见笑于大方之家
C.见其身方偃于邸舍
D.郑人卖其珠于郑者
【解析】例句与C都当“在”讲。A.给;B.被;D.向。
9.与“出将入相”一句运用了相同表述手法的是(B)
A.吕翁坐其旁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终身荣华而卒
D.当令子荣适如志
10.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卢生本是一个有志之士,想建功立业,获得荣华富贵。
B.吕翁给了卢生一个有特异功能的枕头,让他枕上枕头睡觉,在睡梦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C.在短暂的睡梦中,卢生经历了“荣适如志”的过程,醒后明白了“人生如梦”的道理,此后再也不追求荣华富贵了。
D.“黄粱一梦”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讽喻那些虚幻空想的人,或比喻欲望的破灭。
【解析】“醒后明白了……富贵了”不合文意。
参考译文:
开元七年,有个名叫卢生的人行走在邯郸城的路上,遇见吕翁,就对他说道:“读书人的一生应当建树功名,出入将相之中,吃最好的酒菜,听最美的音乐……”当时主人正在煮小米饭。吕翁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第5课荆轲刺秦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第6课鸿门宴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第6课鸿门宴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推荐作品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自主赏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自主赏析菩萨蛮其二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