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小学文言文教学 论文.docx

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小学文言文教学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小学文言文教学

摘要:教育信息化,核心要义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教学“媒介”,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改进“备课”、优化“教学”,拓宽文言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让文言文教学更具针对性、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关键词:信息化文言文交互式白板

教育信息化,核心要义是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以落实教育信息化带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传导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融合”,即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因此,教育信息化最直接的目的是不断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注重借力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互通互享,让技术赋能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总目标。文言文意蕴丰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文言文表达凝练,与现代语言表达存在极大的差异,学生与文言文本之间存在一定隔阂,学生不易走进文言文本。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教学“媒介”,可以有效拓展文言文教和学的新模式。下面,结合具体课例,谈谈教育信息化视域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文言文教与学深度融合的思考和实践。

一、借助网络平台,改进“备课”方式

言文合一,一直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鉴于文言文的表达明显有别于现代,要想教学中顺利达成言文合一,教师心中必须清楚应该“教什么”,所以备好课就尤为重要。传统的备课主要由教师完成,备课时教师一般都是根据文本内容和教学参考自主设定教学目标,预设教学方案,教学时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最终取决于学生需要学什么、学得怎么样。

【案例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此文为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仅有两句话30个字,讲述了儿时的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

文言文言简意赅,一“字”一“词”皆可能隐含着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因子,充分的研透每一个字词很有必要。请看以下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理解了字词的意思,谁来试着说说文章的意思?

生1: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其中一个小孩爬到了大缸上,一不小心失足跌到缸里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得跑开了。只有司马光拿起一块石头砸破了水缸,缸里的水流了出来,那个小孩子得以活命。

师:说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2(急切举手):她说得虽然很完整。可我想问为什么文言文中把“缸”说成”瓮”?师(怔住了,略作停顿后):这个问题提得好!文言字词与今天字词意思上有区别,但是“瓮”是不是“缸”?我们课后一起运用网络来查一查,解决这个问题。

片段二:

师:备课时,童桦同学在班级“语文备课”空间里提出了自已的疑惑:她说她小时候听的故事中司马光砸的是“缸”,可这篇文言文中说司马光砸的是“瓮”,“瓮”是不是“缸”?

生1:我听的也是《司马光砸缸》,我认为这里的“瓮”就是我们现在的“缸”。(很多学生附和)

生2:课文下面的注释说“瓮”口小肚大,可我乡下奶奶家的缸口比下面大。

师:(课件展示“瓮”和“缸”的图片),老师在网络上查找了“瓮”和“缸”的图片,大家先请仔细观察,看看“瓮”和“缸”的区别在哪?(生观察比较)生3:“缸”底小口大,“瓮”口小肚大。

生4:我喜欢参观博物馆,看到过博物馆中展示的“瓮”的确是口小肚子大。而且我记得解说词中说“‘瓮’”和‘缸’都是盛物的陶器,一个收口一个敞口,烧制成功的年代不一样。”

师:(课件及时出示陶器发展史相关资料)是的,敞口的“缸”烧制成功是明末的事儿,比收口的“瓮”迟了差不多两千年。我们学到过不少含“瓮”的成语,比如“瓮中捉鳖”“请君入瓮”等。

生5: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听的故事名字叫《司马光砸缸》?

师:(课件动画演示)是啊,司马光到底砸的是“缸”还是“瓮”呢?老师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资料显示相对而言,掉进敞口的水缸的落水者有可能扒住缸口站立自救,而掉进收口的“瓮”中的落水者惊慌失措之下很难自救。而且司马光生于宋代,那是还没有烧制“缸”的技术,可见司马光砸的是“瓮”。后来“缸”烧制成功后,得以在百姓生活中普遍使用,更为人们所熟悉,司马光急中生智救人的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就被演变成“司马光砸缸”。

教学片段一的执教老师显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独立备课模式,因“瓮”一词课本下面有注解:“[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所以,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借助注释就可以理解,所以教学预设不充分,当学生课堂上突然抛出这个问题时,由于自己也缺乏对“缸”和“瓮”的认识,只能把这个问题留到课后。而教学片段二的执教教师备课时就通过“备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