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灯光》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中天安门前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课文题目的联系。
2.通过品读重点语句,感悟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中天安门前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课文题目的联系。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约1分钟
一、
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一)出示生活中各种灯光的图片
(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欣赏生活中不同场景中的灯光,建立与课文的联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灯光背后深意的愿望。
约3分钟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根据课前学习提示,交流自主学习这篇课文的大致思路。
(二)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约12分钟
三、
走进“灯光”故事,理解深层含义
(一)浏览课文,捕捉三个画面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的语句,用直线画出来。
2.出声朗读画好的语句。
体会文中不同灯光(火光)带给人们的感受
1.默读《灯光》全文。
2.结合刚才画出的写灯光(火光)的语句,想一想:看到这些灯光(火光)人们是怎样的感受?边读边作批注。
3.结合批注和同伴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情境一:天安门前的灯光(1~2自然段)
天安门前的灯光让人感到光明,感到温暖,体会到和平、安宁的生活让人们的内心充满愉悦感和幸福感。
情境二:书上插图中的灯光(3~7自然段)
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品读,体会到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是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情境三:战场上微弱的火光(8~11自然段)
透过战场上微弱的火光,感受到郝副营长勇于牺牲的精神,联系上文了解他是为了实现伟大而崇高的理想而选择了牺牲。
回应课前的问题,突破难点
1.结合任务一、任务二的收获,思考:课文中,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2.在理清灯光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思考它们与课文题目的联系。
【设计意图】将课前的思考题化解成几个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使思维过程逐渐清晰,最终突破难点。
约3分30秒
四、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一)配乐朗读文中写灯光(火光)的三幅画面。
(二)升华情感,表达对革命先辈的追思,知道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理清灯光之间的联系后,情感的升华水到渠成。通过配乐朗读的方式,将革命传统教育自然地渗透其中。
约30秒
五、
布置作业
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相关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配套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崎岖(qí) 泥丸(wán)磅礴(pánɡbó)
B.擎天柱(qínɡ) 歼灭(qiān) 璀璨(chuǐcàn)
C.瞻仰(zhān) 屹立(yì) 千钧一发(jūn)
D.绷脸(běnɡ) 逶迤(wēiyí) 黑魆魆(xū)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悬崖 冰雹 山涧 排山倒海
B.检阅 敌寇 栏杆 粉身碎骨
C.会集 爆破 旗织 昂首挺胸
D.隆重 抡拳 完毕 热血沸腾
3.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入括号内。(2分)
A.标准,法则B.典范性书籍C.典礼D.(书)主持,主管E.典故
(1)《新华字典》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好帮手。()
(2)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感到非常自豪和激动。()
(3)雷锋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4)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4.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强烈的阳光B.激烈的心情C.热烈的掌声D.剧烈的疼痛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会上,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B.我们认真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C.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D.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C.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D.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7.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郝副营长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道路。
B.只有刻苦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攀登知识的高峰。
C.即使明天的天气晴朗,我们也要去郊游。
D.因为时间很紧迫,所以这项任务要抓紧完成。
8.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择相应的序号。(3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