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说“木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和把握文章主旨。
3.了解文艺评论的特征,学习围绕核心概念和关键语句逐层深入阐释事理的方
法。
【重点难点】
初步体会文学论文的文体特征,学习围绕核心概念逐层深入阐释事理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学过杜甫的《登高》,其中有两句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我们都知道“落木”是“落叶”的意思,那杜甫为什么不说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什么区别呢?今天,
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一探究竟。
二、解题
“说”是一种文体。“说”就是“谈谈”的意思,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
式来阐述事理,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写法较灵活。“说‘木叶’”
就是谈谈古代诗歌中的“木叶”这个词,这个艺术形象。本文是一篇文艺评论。
三、走近作者
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北大中文系教授。
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楚辞、唐诗,在唐诗研究方面,他
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他先后出版了《夜》《北平情
歌》《冬眠曲及其他》等新诗集。
四、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自读文本,勾画文中疑难字词和关键语句。
袅袅(niǎo)照浦(pǔ)褒扬(bāo)灼灼(zhuó)亭皋(gāo)
寒砧(zhēn)
涔阳(cén)万应锭(dìng)言筌(quán)窸窣(xīsū)迢远(tiáo)
(二)理解词义。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萧萧——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窸窣——象声词。此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歧路——岔路。
翩翩——飞舞的样子。
缠绵——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拟人法柔和紧密的样子。
绵密——稠密的样子。
迢远——遥远。
相去无几——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
一字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三)概括各段段意
1.发现问题(1-3段)
(1)【提问】文章的题目是《说“木叶”》,这告诉我们本文主要讨论的中心是
“木叶”,那么请问,文中告诉我们一个有关“木叶”的什么现象?
【明确】
现象:中国古代诗人钟爱“木叶”一词。
(2)【提问】作者在第二段提出了几个主要问题?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
问题1:“木叶”是什么?
问题2:在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问题3:杜甫宁愿省掉“木叶”的“叶”而不肯放弃“木叶”的“木”又是
为什么?
主要归纳起来就是:用“木叶”舍“树叶”,引导我们注意“木”字。
(3)【提问】第三段的主要讲了什么?
【明确】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舍“叶”留“木”,其中关键在“木”字。
引出下文对“木”字的分析。
2.析问题——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4-6段)
(1)【提问】第四段开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
【明确】
本段主要探究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2)【提问】第五段和上一段有什么关系?作者主要讲了什么?
【明确】
对“‘木’何以有这个艺术特征”进行解释,即对上一段提出的第一个艺术
特征进行解释,阐释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问题。
(3)【提问】第六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确】
注意上一段的最后一句“这里又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那么这一段是总结“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在颜色上具有暗示性。
3.下结论(7段)
【提问】抓住“一字之差”“一字千金”等词概括第七段的内容。
【明确】因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所以“木叶”与“树叶”在艺术形象的领域
上有很大差别。
四、划分层次,剖析结构
五、划分层次,剖析结构(段落的逻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常见的临床药师培训学习汇报.ppt
- 言语行为和翻译.ppt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作业设计.docx
- Hive数据仓库应用教程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院培训课件:《传染病防治法》.pptx
- 幼小衔接的拼音试卷十套打印版.pdf VIP
-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符号》 课件.pptx VIP
- 规范《DBT29-222-2014-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规程》.pdf VIP
- GB_T 22890.1-2024 皮革 柔软皮革防水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反复线压缩法(透度计法).pdf VIP
- DB34_T 4324-2022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加固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PPT定制、专业写作,设计美化,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方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PPT定制、设计,本人已有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方案及设计功底,可接演讲稿,读后感,PPT定制等多方面工作,欢迎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