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dfVIP

《促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促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落实重点字词,掌握文言语法知识。

2.学习小说细腻精彩的心理描写;体会情节起伏跌宕的妙处。

3.理解小说刺贪刺虐的主题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一、疏通字词,解读文本

引导学生搞懂字词,翻译文段,整理要点,讨论难点。

(一)开端:山穷水尽

为什么交纳促织的苦差会落到成名身上?成名为这个差事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呢?

原因:成名是个未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为人迂讷”。

努力:千方百计辞去差事,早出晚归四处寻觅;

结果:家产耗尽,官府杖责,伤痕累累,只想自杀。

(二)发展:柳暗花明

思考:

1.故事至此又出现了怎样的转机?

村中忽然来了一个驼背巫,成名妻子通过她,求得了一个寻虫地图。

2.求神问卜,成名终得促织,如何看待小说的这个情节?①求神问卜得促织,这个情节符合

民众的欣赏水平,使小说具有神怪色彩,更有趣味;

②人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去求神,这比较符合中国当时的国情,求神可以给人精神寄

托,不至于绝望;

③求神问卜得促织这个情节于波澜中显平稳,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高潮:大起大落

思考:成名一家的命运又一次从云端跌入深渊,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一次偶然,孩子因好奇心弄丢了费尽周折才得到的促织。

成名“目不交睫”“僵卧长愁”是担心气息微弱的儿子的安危吗?

明确:成名一夜未眠,愁的不是儿子的安危,而是上哪儿捉促织。在儿子半夜里有了生命迹

象,但并未脱离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成名却因为看到“蟋蟀笼虚”,想到期限在即,县令严

限追比,自己生不如死,也就顾不得儿子的死活了在这里,一只促织竟然比孩子的生命还

!

重要读来真让人痛心悲愤。

!

(四)结局:因祸得福

有人认为:作者“庸俗地给成名安排发财致富的结局”,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你认不认

同这一说法,为什么?

一、统治阶级为了一只小虫逼得成名家破人亡,这是活生生的现实。但成名靠儿子魂化促织

而因祸得福,在现实生活中绝无可能,这只是作者寄予的一种美好愿望。但不能说在结尾寄

予一种美好愿望就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

二、“弄虚”是为了“写实”,成名之子以自己性命化小虫去让皇帝赏玩,正是鞭笞皇帝玩民

命如玩小虫;而皇帝视民命如小虫,恰是造成无数悲剧的根源。可见“喜剧”结局的虚幻

性,正强化了悲剧发生的现实性。

(五)尾声:作者点评

作者文末的评论表达了哪几个观点?

(1)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揭露了封建统

治的罪恶和当时政治的腐败黑暗,表现了作者对下层百姓的同情,寄讽谏之旨。

(2)成名的一贫一富是“天将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

(3)“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抒

发了愤懑不平之感。

三、精读进阶,深入探究

2、求神问卜而得佳品,魂化蟋蟀且轻捷善斗,这是不是太虚幻了?一只小小的促织,竟使

成名一家为之悲与喜,为之生与死,为之贱与贵,这是不是太荒诞了?我们该如何看待《促

织》的虚幻和荒诞?

(1)求神问卜而得佳品,魂化蟋蟀且轻捷善斗,这是不可能的。神产生于人对现实的无奈绝

望和力求超脱。超现实的虚幻情节出现恰好反映了人在现实中已无路可走。

(2)小说中成名的力量如此微弱,虫却因为附着了统治者的权威而神勇无比,命贱既不如虫,

则人变为虫便成为当然的社会逻辑,虽荒诞却真实。

(3)人的生存意义是超越于任何一种动物的。可是在这个故事里,人为了获得生存的权利,

宁愿自我否定,而幻化成一只促织。这种否定是极其震撼人心的,影射了人生存环境的恶劣

和可怕!

四、小说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遭遇,反映了皇帝荒

淫无道,各级官吏媚上责下、横征暴敛的现实,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本身的黑暗和腐朽,寄

托了对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饱受虐吏滑胥迫害的平民百姓的深切同情。

五、小说艺术特色

1.主线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2.情节离奇曲折,善用虚幻的情节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3.语言精练,形象生动。

4.心理描写细腻传神。

5.借古讽今(借明朝喻清朝)。

6.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主旨。

六、作业:

一、归纳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中出现的表时间短暂的词语。

二、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读后感。

文档评论(0)

专注于方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PPT定制、设计,本人已有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方案及设计功底,可接演讲稿,读后感,PPT定制等多方面工作,欢迎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