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课程标准的功能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关于课程标准应把握以下基本认识: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
(2)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价的。
(5)课程标准意味着教师不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二)课程标准的结构
课程标准的结构指的是课程标准的具体格式,规范一个国家的各门课程在学生学习结果方面的陈述方式。
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其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前言。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阐述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本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2)课程目标与内容。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从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阐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学段大致划分为四个:一至二年级、三至四年级、五至六年级、七至九年级。;(3)实施建议。为了确保国家课程标准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并能够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绝大多数学校、绝大多数学生身上实现,有必要在国家课程标准中附带提供实施这一标准的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4)附录。附设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语法修辞知识要点”“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五个内容。;(一)语文课程标准的时代使然
第一,“课程标准”一词对中国语文教育界来说并不陌生,它比“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历史还要悠久。
第二,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大纲”,又到“课程标准”,不只是概念上的简单重复,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上的提升,体现了对语文教育认识的深入。
1.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
(1)指导思想的变化。教学大纲以基本知识为主线,重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课程标准以发展素养为宗旨,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2)教学目标的变化。教学大纲按学科知识体系编排,教学目标侧重知识,而且比较单一,并与教学内容分离。课程标准设计“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3)教学内容的变化。课程标准在原有教学大纲的知识基础上,删减部分比较陈旧、难度较大的内容,补充现实生活知识和高新科技知识。
(4)教学要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提出了许多具体性的“教学要求”,而课程标准则只提出原则性的“教学建议”。
(5)教学评价的变化。教学大纲指导下的教学评价更多的是鉴定、选拔,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区别”。课程标准更强调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诊断和反馈,强化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作用,注意教学评价与教学过程的相互结合与渗透。;2.从“最高要求”走向“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的出发点和重点是对语文教学工作作出细致的规定,甚至规定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学业评价的“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特别是提出了“最高要求”的限制,强调教学不能超“大纲”,这势必会限制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了对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
(1)绝大多数学生都必须达到这个“基本”要求。
(2)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达到这个要求。
(3)从“学科课程”到“整合课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积极倡导新的课程观,主要是:
一是“生成的课程观”。课程的英文是“curriculum”,意思是阅历、经历、过程。
二是“活动的课程观”。语文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三是“整合的课程观”。这要求改变单一传授语文知识的课程功能,构建各种因素整合的优化体系。;(二)《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体系
第一部分“前言”。阐述语文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目标是语文课程的出发点,是语文课程实施的调节者,也是语文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准。目标贯穿语文课程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对课程建设和发展起导向作用。根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材建设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目标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内容(二)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内容(一)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评价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设计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文化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智慧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性质PPT教学课件.pptx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资源PPT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