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国际政治与经济》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国际政治与经济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politicsandeconomy
学分:2
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必修)
授课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国际商务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商学院
修读学期:第4学期(以1-8学期为单位填写)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国际经济与政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现实性和政策性,学习该课程有利于学生科学地运用这些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系统了解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演变及其发展趋势,重点把握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新特点和国际斗争的主要问题;有利于学生深入分析主要国际力量在经济、政治、对外关系和对外战略方面的地位、作用、影响、发展变化及其原因;有利于学生扩展国际视野,增强国际意识,客观总结各国、各种力量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对外战略的重大发展和外交政策的选择;有利于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全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本课程拟达到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趋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认识主要国际力量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的对外战略;认识苏联东欧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全面认识我国的外交战略、方针,我国对外政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以及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了解国际关系对全球政治与经济的影响。在学习国际关系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本专业的相关性的了解,把国际关系知识能与国际商务知识结合起来,促进国际商务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够运用课程中所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以及为各种决策提供支持的能力。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情差异,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要领和规范,能够进行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交流。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指标点1-1.具有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中国国情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具备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意识和准备。
课程目标1
M
指标点2-1.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具有经济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程目标2
M
指标点5-2.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情差异,掌握跨文化沟通的基本要领和规范,能够进行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交流。
课程目标3
H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
学时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
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的演变
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4
集中讲授
课堂讨论
1
2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全球化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2
集中讲授
课堂讨论
1
3
当代美国经济政治与全球战略
美国简介
美国经济现状介绍
美国政治与军事状况介绍
美国发展展望
4
集中讲授
课堂讨论
1
4
联合与动荡的欧洲
欧盟的形成过程
欧盟的经济与政治现状
欧盟的发展展望
4
集中讲授
课堂讨论
1
5
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
日本现状
日本战后快速发展的原因
泡沫经济的破灭对日本的影响
2
集中讲授
课堂讨论
1
6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俄罗斯基本情况介绍
前苏联相关问题的回顾
俄罗斯的经济与政治现状
俄罗斯发展展望
2
集中讲授
课堂讨论
1/2
7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第三世界的崛起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政治发展的不同道路与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的艰难曲折与调整改革
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
4
集中讲授
课堂讨论
1/2
8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政策与外交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大发展
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安全环境与国家利益
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与新时期外交理念
4
集中讲授
课堂讨论
2/3
9
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当今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
建构国际新秩序
2
集中讲授
课堂讨论
2/3
10
课堂讨论
学生选择与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上讲台演示
4
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
3
合计
32
四、课程教学方法
集中讲授、小组讨论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推行多元评价,对本课程所采用的评价和考核方式作具体说明,若采用多种考核方法请分别列出考核评价的方法、内容、考核标准、成绩占比等,考核方法、内容应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
(一)考核方式及具体要求
1.课程成绩构成与要求
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由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试卷考核组成,均按百分制计分,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25%,课堂表现成绩占15%,期末试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