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下册:水墨园林.docx

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下册:水墨园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水墨园林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组织欣赏视频及园林图片,带领学生观察、思考,探寻古典园林之美,引导学生欣赏古今大师作品,并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取景与构图知识,了解水墨画的“写实”与“写意”方法,学习“取舍”与“提炼”技巧,学会利用水墨的浓、淡、干、湿以及用笔的点、线、皴、擦,画出园林景物的丰富和美丽。

2.技能目标:采用引导观察法、互动交流法、交互评价法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欣赏古今艺术大师的水墨园林作品,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启发学生思维,组织学生间讨论交流、共同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用水墨表现的方式绘制水墨园林。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的造园特点,学会艺术赏析园林之美。通过对古今艺术大师水墨园林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增强对艺术家的崇敬和对祖国园林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特点的认识以及园内建筑、桥梁、连廊、花木、山石等景观特征的了解,学习掌握并提炼加工所要表现的园林景物的画面构图方法。

教学难点:合理恰当地运用水墨表现技巧,将水墨的浓、淡、干、湿和用笔的点、线、皴、擦通过创作构思、组景构图等进行有效组织,使画面呈现近、中、远布局方式,做到取舍有度,虚实自由。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生成主题

1.导入

(播放视频)同学们看,视频中亭台楼阁,游廊画轩,花木繁茂,池鱼戏莲,叠石成山,气象万千的美丽园林景色,仿佛是展开了一幅迷人的水墨画卷,今天就跟随老师一起用水墨画来表现美丽的园林景色吧!

本节课所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铅笔,毛笔,墨汁,生宣纸,毛毡,国画颜料,以及在云平台下载好学习任务单。请同学们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开始本节课的水墨园林之旅!

2,游览园林

师:下面跟着老师一起游园吧,首先我们来到游园的第一站:运河的起点,一座秀丽的南方城市:杭州。

(播放视频)郭庄东临西里湖,南濒卧龙桥,西靠杨公堤,北接曲院风荷,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四周景色宜人,而且能够因地制宜地将西湖之水引入园内,园内的山石水池,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极有讲究的,就像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艺术品。

师:沿着运河我们一路向北来到我们游园的第二站:运河的终点北京。

(播放视频)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总占地面积290余公顷。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巧借自然山水,修建的园林典范,是举世罕见的园林杰作,在198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学生:这些园林都有着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和花草树木等等,但是他们的风格好像不太一样,有的看起来要更壮观,有的看起来要更精致一点呢!

老师:同学们抓重点抓的很对呢,既说出了他们的相同,又分析了他们的不同之处,说的很正确。感受到了园林的景观美,意境美,南方园林的特点就是精巧、细致、秀美,北方园林的特点就是大气、壮观、恢弘!

3.艺术实践

师:大家看了那么美丽的园林,想必对于园林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了吧!在欣赏名家的画作之前呢,请同学们大胆的尝试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出一个你映像中的园林吧!

二、欣赏名作,研究大师

1.优秀学生作品展示

2.欣赏名作,研究大师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相当不错,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水墨画大师李可染爷爷笔下的园林风采吧!李可染爷爷是现代著名的画家,提出“采一炼十”的艺术主张即采矿是艰辛的,冶炼更加需要付出百倍的劳动,真正的艺术创造必须兼有采矿工人和冶炼家双重艰辛和勤奋。这一幅是李可染爷爷的《颐和园》对景写生图,大家拿出自己的画作,对照着看看区别在哪里呢?

学生1:李可染爷爷画的东西比我丰富得多,山水桥梁、树木花草、亭台建筑、陆地水面,他全都有,但是却一点也不拥挤!而且近景远景都有画出来呢!

学生2:李爷爷画的房子造型真的太逼真了,各种细节真的太棒了!而且用色温暖柔和,各种细节用笔,亭台建筑画的惟妙惟肖!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你们都发现了很多李可染爷爷与自己画作的区别,这些都是在画水墨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师:刚刚同学说到一个点让老师很惊喜,李可染爷爷画面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画面看起来一点也不拥挤,李可染爷爷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李可染爷爷把这些景物合理的分配在画面的近景,中景,远景中。

师:在画面中我们看到亭台楼阁刻画的都很精致,线条也很细密,这就是中国画中的中锋用笔啦,远处寥寥几笔就画出了远山,这是侧锋用笔。

三、借鉴经典,学习技法

1.对比欣赏《谐趣园(一)》和《谐趣园(二)》

师:1959年,李可染爷爷曾经带中央美院国画系的学生在颐和园写生月余,画了不少关于颐和园各处的写生作品。下图《谐趣园》(一)就是李可染爷爷在颐和园对景写生的一幅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谐趣园(一)》和《谐趣园(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