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14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等三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14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等三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等三首)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背诵三首诗词,了解课外资料,深入了解诗人,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对诗歌进行赏析。

2.学习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多次诵读中,掌握多种鉴赏方法,理解诗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1.在多次诵读中,掌握多种鉴赏方法,理解诗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行路难(其一)》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国度,诗词浩瀚,灿若星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了解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上的特点,借助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体会诗意语言背后的深刻意蕴。

首先,我们来进行第一首诗歌的学习。同学们先来看这样两副对联:“浊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大家猜到说的是哪位诗人了吗?(停顿)对的,他就是李白!诗圣杜甫曾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确,李白一生诗酒相依,与酒缘定终生,名列“酒中八仙”。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他与酒有关的诗——《行路难》。

二、学习资料补充【学习方式: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先行自主探究,老师课堂上再做补充】

(一)诗歌体裁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形式上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表现出鲜明节奏。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二)李白人物名片

·姓名/别称: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世美誉)“诗仙”

·籍贯: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

·生卒年:701—762

·身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兴趣: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

·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三、初读感知,把握感情基调【学习方式:朗读涵咏】

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听读音频。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鉴赏方法知多少【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通过思考探究以下几个问题,熟练掌握鉴赏诗词的几种常用方法。

思考探究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如何理解这种矛盾?

讨论明确:诗歌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转直下,这样强烈的矛盾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郁闷悲苦。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

【提炼鉴赏方法一:抓矛盾处】

思考探究2: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二句。

明确: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但,诗人的心情是和宴饮的氛围一致地欢乐吗?答案好像是否定的。

【提炼鉴赏方法二:关注修辞】

思考探究3:第三、四句中有哪些典型动词和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的动词,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再与“茫然”放在一起,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难平的心情。

【提炼鉴赏方法三:关注富有表现力的字词】

思考探究4: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诗歌中有没有自述答案?

明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冰塞川”“雪满山”,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黄河不可渡,太行不能登,隐喻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提炼鉴赏方法四:抓关键词句】

思考探究5: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悲哀?关注链接:背景材料。

明确:这首诗是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天宝元年,李白被征召入京,受到皇帝重视,一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将大展宏图。但没等到他“功成”便被“赐金还山”,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逐出朝了。在朋友为他送行的离宴上,他写下了这首诗。

【提炼鉴赏方法五:知人论世】

思考探究6:关注诗歌中的典故及其用意。

小贴士:用典,以传情达意

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