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定义
混悬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
微粒大小:0.1~10μm之间,大至50μm
分散介质:水,植物油
分类:液体混悬剂和干混悬剂;条件
制成混悬剂的条件:
①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
②药物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时
③两种溶液混合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或产生难溶性化合物时
④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
;混悬剂特点
1.对局部有保护和复盖创伤面作用的特点;
2.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但混悬液中的分散相由于颗粒较大,受重力作用易沉降,影响了剂量的准确性。虽然可以设法延缓颗粒沉降的速度,但不能完全防止沉降,所以毒性药物不得制成混悬液,以确保用药安全。
;混悬剂的稳定性
1.混悬微粒的沉降
2.混悬微粒的电荷与水化
3.絮凝与反絮凝
4.微粒增大与晶型的转化
5.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混悬剂的稳定性
1.混悬微粒的沉降
若微粒的密度较大,由于重力作用,静置后会发生沉降,其沉降速度符合斯托克斯定律(stokes定律):
V=2r2(ρ1-ρ2)g/9η
;混悬剂的稳定性
2.混悬微粒荷电与水化
混悬剂微粒可因为本身电离或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荷。带电荷的微粒通过静电引力可使与其电荷相反的离子(反离子)紧密结合于微粒表面。
另外,通过永久偶极和氢键的作用,使水分子在微粒表面形成的一层定向排列物——水化膜。
;混悬剂的稳定性
3.絮凝与反絮凝
絮凝剂:能使混悬剂微粒产生絮凝状态的物质。
絮凝:在混悬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使ζ电位降低到适当程度,此时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经振摇后可恢复成均匀混悬剂的过程。
为了得到稳定的混悬剂,一般应控制ζ电位在20~25mV之间,使混悬剂恰好产生絮凝作用。
;混悬剂的稳定性
3.絮凝与反絮凝
反絮凝:在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电位升高,斥力大于引力,阻碍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的过程。
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
增加了混悬剂的流动性,使之便于倾倒。
;混悬剂的稳定性
4.微粒增大和晶型转化
;混悬剂的稳定性
5.分散相的浓度和温度
;混悬剂的质量要求
1.药物本身的化学性质稳定,使用或储存期间含量符合要求。
2.混悬剂中颗粒应细腻均匀,大小符合用途与给药途径的要求。
3.颗粒沉降速度要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经振摇后有良好的再分散性。
4.有一定的黏稠度,其大小视应用而定。
5.外用混悬剂应容易涂布。另外,在给患者发放混悬剂时应注明“用时振摇”或“服前振摇”。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王莹讲解.pptx
- 药物和药理学发展简史讲解.pptx
- 药物化学的内容和任务河北化工医药张利敏48讲解.pptx
- 药物化学的内容和任务河北化工医药张利敏讲解.pptx
-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朱小平讲解.pptx
- 药物基础知识教学系列讲解.pptx
- 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对药效的影响朱小平讲解.pptx
-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概述付晓莹讲解.pptx
- 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安瓿的处理讲解.pptx
- 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常用术语讲解.pptx
- “灵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
-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设计研究.pdf
- “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在贵州省的实施状况研究.pdf
- “崔某某诉丰县人民政府案”的行政允诺法律问题研究.pdf
- “教学做一体化”视域下中职《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实践研究.pdf
- 《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理念与方法》(第六至七章)的汉译及翻译实践报告.pdf
- “三教”教育理念下高中数学运用课堂留白的教学研究--基于发展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视角.pdf
- 《大学衍义补》民本思想研究.pdf
- “双减”政策背景下德州市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开展的研究.pdf
- “群文阅读”视域下外国小说教学研究--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论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