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念奴娇登多景楼》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念奴娇登多景楼》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念奴娇登多景楼》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①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②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③。小儿破贼④,势成宁问强对⑤!

【注】①陈亮:南宋爱国词人。多景楼,位于今天的江苏镇江市北固山,北临长江,为登临圣地。②河洛:泛指中原;腥膻:代指金人。③中流誓:祖逖中流击楫,立志荡平外敌。④小儿破贼:淝水之战时,晋军胜,捷报传来,谢安置书一旁,客问之,安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当时率军作战的是其弟、侄,故称“小儿”。⑤强对:强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篇直抒胸臆,用反问句突出了“几人曾会”的慨叹,意在表明自己登高望远实属无奈之举。

B.本词词风豪放,从“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等句可见。

C.王谢诸人,此处借指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某些人,“笑”传达出词人对他们的蔑视,“学”可见其丑恶嘴脸。

D.本词虽为登临抒怀之作,但没有先写望中景物,内容注重借古讽今,以议论形势、陈述政见为主。

16.有人说,这首词与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愤》都抒发了收复失地之愿,却又存在差异,请谈谈两首作品在情感上的不同。

参考答案:

【导语】这首词借登多景楼所见所感,抒发爱国豪情与对南宋朝廷偏安的批判。上阕描绘山川形胜斥责六朝统治者苟且偏安。下阕借古讽今,嘲讽王谢诸人空有英雄涕,后表达了长驱北伐、破敌的决心。全词气势豪迈,用典自然贴切,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尽显作者的爱国情怀与远见卓识。

15.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实属无奈之举”错误。开篇“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不是在说登高望远是无奈,而是在感慨自己的抱负无人理解。

16.①陈词:“也学英雄涕”写出了对南宋统治者空发议论、惺惺作态的谴责;“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写出了词人对破敌取胜的豪情和收复失地的必胜信念。

②陆诗:叹愤自己年华老去,抒发了自我期许落空、收复失地无望的悲愤;“千载谁堪伯仲间”抒发朝野上下无人领军的忧愤。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陈词:“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这里作者借“王谢诸人”讽刺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空发议论、装腔作势,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北伐抗金行动。“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词人用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表达自己认为现在正是长驱北伐的大好时机,不需要有任何顾虑,要像祖逖那样立下收复失地的壮志,体现了词人对破敌取胜的豪情和收复失地的必胜信念。

②陆诗:“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诗人以“塞上长城”自比,感叹自己年少时的抱负(期望自己成为保卫国家的“长城”),如今却年华老去,收复失地的愿望还没有实现,抒发了自我期许落空、收复失地无望的悲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人借诸葛亮的《出师表》,感慨千年来谁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呢?其实是在抒发朝野上下无人领军北伐,恢复中原的忧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