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及事故现场急救.ppt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及事故现场急救.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管理

及事故现场急救

二〇一〇年三月

;一、基本概念及法律法规规定

(一)什么是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险的个人防护用品。它又分为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国家对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制度。;;二、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

劳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部位分为九类:

(1)安全帽类。是用于保护头部,防撞击、挤压伤害的护具。主要有塑料、橡胶、铝制、胶纸、防寒和竹藤安全帽。

(2)呼吸护具类。是预防尘肺和职业病的重要护品。按用途分为防尘、防毒、供养三类,按作用原理分为过滤式、隔绝式两类。

(3)眼防护具。用以保护作业人员的眼睛、面部,防止外来伤害。分为焊接用眼防护具、炉窑用眼护具、防冲击眼护具、微波防护具、激光防护镜以及防X射线、防化学、防尘等眼护具。;(4)听力护具。长期在90dB(A)以上或短时在115dB(A)以上环境中工作时应使用听力护具。昕力护具有耳塞、耳罩和帽盔三类。

(5)防护鞋。用于保护足部免受伤害。目前主要产品有防砸、绝缘、防静电、耐酸碱、耐油、防滑鞋等。

(6)防护手套。用于手部保护,主要有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于套、电焊手套、防X射线手套、石棉手套等。;(7)防护服。用于保护职工免受劳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伤害。防护服分为特殊防护服和一般作业服两类。

(8)防坠落具。用于防止坠落事故发生。主要有安全带、安全绳和安全网。

(9)护肤用品。用于外露皮肤的保护。分为护肤膏和洗涤剂。;三、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贪图利益,弄虚作假,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生产劳动防护用品。通过对近几年的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使用情况的抽查,发现大多数企业能够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进行生产、销售和配置使用,建立了相关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以及责任制度,保证劳动防护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但也发现一些单位贪图利益,无视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生产伪???的劳防用品,有的竟然利用纸质或塑料废料加工生产安全帽进行销售;有的伪造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进行销售,以最小的成本欲获取最大的利益,严重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也给安全生产埋下重大事故隐患。;2、节约成本,未按规定配置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配置标准(试行)》对生产经营单位在配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具有指导作用和法律要求,但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对国家劳动防护用品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不熟悉,专业管理人员缺乏对劳动防护用品配置使用鉴别等方面知识和方法。往往以获取利益为第一,节约成本支出,未按照标准规定,对从事有毒、有害、粉尘、高危作业等工种作业人员配置相关防护用品。;;4、缺乏必要检测仪器和防护器材,导致事故重复发生。许多施工作业人员绝大多数是临时雇佣的农民工,既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也没有在组织施工中采取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防范措施,配置相应的检测仪器及通风设备,现场缺乏监护。在中毒事故中,往往是一人中毒,施救人员未采取任何的个体防护措施而相继中毒,扩大了事故。;(二)原因分析

事故的发生,对一个家庭、企业和国家的财产都带来重大的损失。反映出劳动防护用品在配置、使用和监督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标准不清。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缺乏对国家有关劳动防护用品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学习和掌握,专业经营人员缺乏对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标准、性能、用途、使用、废置、保管等方面专业知识的掌握,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对本单位的作业环境的缺乏观察和措施,使得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劳动防护用品没有真正起到保护劳动者的最后一道防线。;2、追求利益最大化,安全投入减之又减。企业的设备设施和使用,缺乏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安全投入甚少。为了节约成本的支出,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防护用品的配置等都给节约了,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导致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对劳动防护常识和产品无知,在作业中特别是在高危岗位作业中缺乏应有的自我保护意识,职业病危害严重。;3、劳动防护用品缺乏整体监督管理。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管涉及技监、工商、安监等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监管力量分散。市场存在鱼龙混杂现象,产品假冒伪劣严重,特别是安全帽、安全网等防护用品,加上一些中小企业、私营

文档评论(0)

mend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