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教学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4.doc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教学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4.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六单元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一生襟抱为国开

——时代中的李四光

【教学目标】

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留学归来报效祖国、创建地质力学、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生疏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对中国社会进展的重大贡献。

感受李四光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操,增加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李四光的主要事迹和科学成就对中国社会进展的重大贡献是本课的重点。

通过李四光的事迹介绍,让学生感受李四光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操,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坎坷五岭路,嗟君从我游。峰峦隐复见,围绕湘水头。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森今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朱森:李四光的学生。北大地质系毕业,曾留学美国。1938年借到重庆大学地质系担当系主任、教授。1941年去中心大学兼课。)

(请一位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教师讲解:这首诗是李四光纪念他的学生朱森而写。当时教授每月“优待平价5斗米”,重庆大学和中心大学都给朱森发了当月份额。朱森夫人不清楚,以致多领了5斗平价米,后来朱森被人告发而受到教育部所谓“贪污”处分。朱森生气之下,胃溃疡恶化,以致死亡。

“坎坷五岭路,嗟君从我游。峰峦隐复见,围绕湘水头。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这首诗也是李四光的写照,那个时代有一群这样的人。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固然的要把所学到的学问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

一、时代际遇

探究一:请依据所学的历史学问,分析李四光先生的一生经受了哪几次政权更迭?

(学生回答: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教师:李四光经受了频繁的政权更迭,他对各个政府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投影:

材料一:李四光曾是同盟会中最小的成员,辛亥革命后,被湖北军政府任命为实业部部长。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李四光愤然辞去了实业部部长职务。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鉴于李四光在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地位,蒋介石多次表示要其出任教育部长、大学校长或驻英大使,都被他拒绝。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担当政协委员。得到消息后,他……辗转回国。1952年9月,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外科学家制造家丛书《李四光》

(学生依据材料回答:清政府——同盟会会员;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部长;北洋政府——辞官;南京国民政府——拒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官)

教师:从李四光对各个政府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

投影: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孔子

二、抱负为国

1、造船救国

投影:北洋舰队“致远”号着火图片

李四光:“咱们的军舰为什么敌不过日寇呢?”

父亲:“名义上是咱们的军舰,实际上是从外国买来的。你想想看,人家的好军舰能轻易卖给咱们吗?所以,无论致远号是怎么全力冲撞,也由于速度慢,追不上日寇的吉野号呀。”

李四光:“长大了肯定学造船,造自己的好船、大船,让中华民族富国强兵。”

1907年,李四光进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机械。他的愿望是学好造船专业,回国后就可以制造中国自己的舰船,建立强大的海军,保卫祖国。

2、地质报国

采矿vs地质

丁西林:“你想连续学采矿?还是攻读造船?”

李四光:“不,我想改学地质。”

丁西林:“学地质?中断了学过的专业,岂不行惜?”

李四光:“学地质也是为了造船。”

(2)印度友人矿山工程师的聘请vs北京大学蔡元培的聘请

李四光:“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我已经学了一年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假如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矿工。”

李四光的老师:“印度有一个矿山需要聘请一位高水平的工程师,待遇格外优厚。凭你的学识和水平,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职务。假如你情愿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去。”

李四光:“不,感谢。我学习地质,是为了富强自己的祖国,造福于中华民族。外国的条件再优越,也解决不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贫困问题。我是个中国人,理应回中国去。为祖国找矿,才是我的志向。”

李四光毅然选择回国,在北京大学从事科学争论和为国培育地质人才。

挖油建国

一战期间,为查找石油,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西北打了7口井,花了几百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掉了。

192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中国贫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84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