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单元整合备考提能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含解析.doc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单元整合备考提能选择性考试模块版学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13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

单元学问整合

(一)宏观体系构建

(二)专题学问总结

1.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特点

(1)历程

时期

特征

表现

鸦片战斗

至甲午战

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

地主阶级改革派主见“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掀起洋务运动

从戊戌变

法至五四

运动前夕

从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见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政治,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

续表

时期

特征

表现

从五四运

动至新中

国成立

经受了学俄国走“城市暴动”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历程

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成功

(2)特点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主要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②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出猛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③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不断深化的简单历程。

④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2.新中国科技进展的阶段特征

时期

背景

侧重点

影响

20世纪

80年月

以前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经济封锁,60年月初中苏关系严峻恶化;

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急

进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卫星,提高国防实力

巩固并维护了中国的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供应了安定的外部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0世纪

80年月

以后

和平与进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国际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改革开放日益深化

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如留意核能的和平利用,进入国际卫星放射市场

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三)中外关联

1.比较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异同点

欧洲启蒙运动

中国新文化运动

所处时代

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开头确立时

发生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接近尾声时

主要任务

主要是为了反对封建压迫

面临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理论体系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具体影响

呼唤了法国大革命

呼唤了五四运动

深远影响

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导

局限方面

思想家的思想中掺杂有肯定的唯心成分

前期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在思想文化方面存在形式上的确定确定或确定否定

续表

欧洲启蒙运动

中国新文化运动

背景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封建思想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内容

两者都反对专制,追求政治民主,反封建成为共同的内容

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作用

都极大地批判了封建思想,都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之无愧地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中滞后的缘由及其生疏

(1)滞后缘由

①“二战”结束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中国处于内战时期。

②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四大家族的搜刮和战斗的严峻破坏,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的状态。

③新中国建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华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④20世纪50年月后期,苏联企图掌握中国,中苏关系恶化。

⑤20世纪50年月后期,党的主要领导人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冲突的正确生疏,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使“左”的错误不断进展,导致六七十年月消灭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2)生疏

①政治局面的稳定是振兴科技、进展经济的必要前提。

②认清国情,实事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进展科技的保证。

③必需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的方针,同时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史学前沿百家争鸣

1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评价

(1)“中体西用”作为一种反对盲目守旧的思想主见,曾经在洋务运动时期起过肯定的乐观作用。它以“体用”的独特架构,把西学(主要是西方自然科学技术)纳入中学体系之中,在肯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结构,传播了西方近代文明,推动了洋务改革,并在肯定范围内冲击了封建旧传统。

(2)然而,这种观念仍旧是建立在以传统主义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生疏、理解都有着很大的片面性,并且把各自的体、用割裂开来,把资本主义的经济技术嫁接到封建专制的肌体上,人为地造成了这种理论形式内在结构的冲突性,即目的和手段的冲突、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78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