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钢结构厂房主体安装工程中垂直支撑(柱间支撑)节点焊接技术交底.docxVIP

钢结构厂房主体安装工程中垂直支撑(柱间支撑)节点焊接技术交底.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结构厂房主体安装工程中垂直支撑(柱间支撑)节点焊接技术交底

一、技术依据与规范标准

1.核心规范

–《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柱间支撑节点板厚度≥10mm,交叉支撑斜杆与水平面夹角≤55°;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23:低温环境下焊缝冲击功要求≥27J(-20℃);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焊前预热温度≥100℃,层间温度≤200℃;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焊缝外观缺陷一级焊缝不允许存在咬边、未熔合等缺陷。

2.抗冻胀设计要求

–节点板与支撑连接处预留2~3mm热胀冷缩间隙,填充低温型聚氨酯密封胶(适用温度-40℃);

–支撑杆件对接焊缝需全熔透,焊后打磨至与母材平齐,避免应力集中导致冻胀开裂。

二、材料与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钢材:柱间支撑采用Q355B及以上低合金钢,-20℃冲击功≥34J(GB/T1591-2018);

–焊材:选用E5015-G低氢型焊条,焊剂HJ431需经350℃烘干2小时,保温筒存储;

–防腐:节点板表面喷砂处理达Sa2.5级(GB/T8923.1),焊接后48小时内涂装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度≥60μm)。

2.低温环境专项准备

–搭设防风保温棚,内部温度≥5℃,湿度≤90%;

–焊前采用电加热片预热,预热范围≥2倍板厚(最小100mm),测温点布置在焊缝中心线两侧各50mm处。

三、焊接工艺控制要点

1.节点焊接工艺

–坡口形式:支撑杆件与节点板连接采用单边V型坡口,角度55°±5°,钝边2mm;

–焊接顺序:先焊支撑杆件对接焊缝,再焊节点板与柱连接焊缝,采用对称分段退焊法控制变形;

–层间控制:多层多道焊时,每道焊缝厚度≤4mm,层间温度监测并记录,超过230℃时暂停施焊。

2.低温焊接参数

–电流控制:Φ4.0mm焊条电流140180A,电压2228V,焊接速度15~20cm/min;

–焊后处理:立即覆盖石棉毡保温缓冷,降温速率≤10℃/min,温度降至5℃前完成UT检测。

四、节点抗冻胀构造措施

1.间隙与密封处理

–支撑交叉节点处预留3mm伸缩缝,填充硅酮耐候胶(位移能力±50%);

–柱脚支撑节点与基础连接处设置50mm厚珍珠岩保温层,防止冻土隆起导致节点错位。

2.防腐与防火协同

–焊缝区域涂装前采用电动钢丝刷清理焊渣,锈蚀等级≤St3级;

–节点板防火涂料与防腐涂层兼容性试验,超薄型防火涂料厚度≥2.5mm(耐火极限2.5h)。

五、质量验收与记录

1.主控项目

–焊缝无损检测:一级焊缝100%UT检测,二级焊缝20%抽检,符合GB50661-2023标准;

–节点尺寸偏差:支撑轴线偏移≤3mm,垂直度≤H/1000且≤15mm(H为支撑高度)。

2.过程文件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覆盖所有接头形式);

–低温环境温湿度记录表(每2小时记录一次);

–焊材烘焙记录及层间温度监测曲线图。

六、安全与应急管理

1.低温作业防护

–焊工穿戴电加热服,连续作业时间≤30分钟/次,-15℃以下停止高空焊接;

–配备CO?灭火器及冻伤急救包,保温棚内设置一氧化碳报警装置。

2.冻胀应急响应

–节点区域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差>20℃时启动电伴热系统;

–发现焊缝冷裂纹立即采用碳弧气刨清除,重新预热补焊。

本交底需结合《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动态调整,施工前由焊接工程师组织虚拟预拼装(BIM技术验证节点间隙),作业人员经低温焊接专项考核合格后实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橘前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制冷、热泵及其他节能环保行业知识,合同、制度、协议等公司文档范本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