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
学习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3、学习借助一种详细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本首诗抒发了对母亲的爱,在母亲周围,小孩沐浴爱的光芒,是何等幸福欢乐,学习这首诗,主要的方法是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从整体上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语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笑祷告()花瓣()衍()
2、解释以下词语。
匿笑祷告
3、自查材料或上网搜索关于泰戈尔的材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4、用一般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富有感情。想一想。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么样表现的?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不明白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课堂学习?研讨
(一)(欣赏金色花同时播放印度歌曲),相机导入:在印度金色花是最漂亮的圣树上的花,金黄的色彩反映母爱的光芒,伟大诗人泰戈尔确实是用金色花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散文诗。
板书:金色花(泰戈尔)
(二)自主学习反应: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贝多芬的音乐《致爱丽丝》,老师范读课文。(听的要求:听准字音、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感情基调)
2、自由朗读。
3、指名朗读,一人一段,点评学生朗读情况。(配乐)
4、指导朗读(从重音、感情上指导)
5、学生齐读(配乐)
学生考虑:文中的“我”想变成什么?变成后相关什么?
(四)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跳读课文,自主学习,考虑以下咨询题:
(1)一天之中,“我”与妈妈进展了哪三次嬉戏?
(2)这三次嬉戏表现了“我”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孩?请说明理由。
2、品读课文(自由读诗,合作探究)
(1)“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
(2)我变成金色花后,为什么不让妈妈明白?
(3)见到小孩后,为什么说:“你这坏小孩”?表达了母亲怎么样的感情?
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几处使用修辞方法的句子,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4、归纳总结。试依照你对课文的理解,谈谈学习本诗的收获。
(时间宽松能够检查课文背诵)
(五)迁移训练
1、请你以“假设我……妈妈,你会……吗?”进展说话训练。
(点拨: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认真分析句式,能够在练习本上试写)
2、课下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并与课文比拟。
三、稳固?拓展延伸
练习反应:
读〈〈金色花〉〉全文,答复以下咨询题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是借助什么来抒发的?
2、当母亲呼喊小孩的时候,小孩为什么暗暗地在那儿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你认为诗中塑造的是一位怎么样的母亲,一个怎么样的小孩?
4、在诗中,小孩让母亲嗅到花香、照亮母亲所读的书,联络本人的生活,想象一下他还会怎么样做呢?
拓展延伸:
(一)《体会爱心》高翔
有如此一位特别的母亲。
为了体验没有水的感受,这位母亲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的定西。在汽车内,母亲告诉小孩她们立即就要到一个没有水的地点了。女儿便打算向骆驼学习,抓紧灌下一瓶牛奶。
在定西的老乡家里,母女俩从一口看似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依然去年积下的雨水。村民告诉他们,因用水紧张,这水得循环着使用:先用来洗脸,然后用来洗衣服,最后又用这盆脏水去喂猪。
女儿说:“猪如何能喝如此的水呢?”
妈妈反咨询:“那你觉得应该给它们喝什么?”
“我给它们喝柠檬汁,给它们喝牛奶。女儿一脸稚气歪着头答复。
后来妈妈咨询她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能不能喝,女儿立即答复:“不能喝,不洁净。”
“假如你非常渴了呢?假如你两天没喝水了呢?也不喝吗?”“不喝。”
不过那晚小女孩哭了,不是由于她太渴,这儿太苦,而是由于妈妈训斥了她。这户老乡家数月来仅有的蔬菜便是土豆,为了招待远方来的客人,特别买来了韭菜。但当小女孩看到他们用雨水洗菜、揉面时,她回绝吃饭。
对她来说,毕竟再大的挑剔也不过口渴的难耐,因而她终于喝了两天来的第一口水。
每天早晨天气都有些阴沉,大概一场雨即在眼前,给太久没下雨的土地及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希望,可最终都破灭了。土地已干得裂出了道道缝,农民面临的将是颗粒无收的命运。
母女俩要回京了。女孩已和这儿的小孩结下了友谊,此刻的离去竟有些难舍。尽管那些小孩灰头土脸,穿着破旧,由于他们从未尝到过水的畅快淋漓,但可贵的是他们纯确实童心和从单纯的眼中流出的晶莹的泪。
挥手辞别黄土地,把那儿的贫穷落后留在身后,却会把一种体会留在内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