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
学习目的:
1.积累、理解成语。
2.能精确流畅地朗读并纯熟背诵课文。
3.培养文言注释才能。
4.联络本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良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全文。2.评点《论语》十则内容。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内蕴。
教学时数:4课时。
学习方法:1、诵读法2、评点质疑法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理解孔子及《论语》。认读《论语》十则,整体感知,析读十则内容。
预习导学:
1、搜集关于孔子其人及《论语》的材料
2、细读《论语》十则,熟读成诵
课堂导学:1、提咨询关于孔子的材料搜集。(小组汇报,搜集成果)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政治上:主张仁义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提咨询关于《论语》的材料搜集。(小组汇报,搜集成果)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材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往常的两千年间,《论语》不断是学生的一本必读书,妨碍非常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存在现代汉语之中。
3、朗读课文:
范读:学生要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同学们正音正字。
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反复诵读
4、总结三个通假字:
ABC
5、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领会大意,试着用本人的话来表述。讨论、弄清晰没有注释的词语的意思。
(2)把十则《论语》按照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分类,留意一些句子是兼而有之的。
《论语》十则导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重点:理解前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
学习难点:重点字词释义,弄清晰通假字。
学习要点:详细分析,详细讨论,学习前五则内容。
1、第一则: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第三句讲的是()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翻译()
2、第二则:
吾:______日:______三:______省:______为:______
谋:______忠:______交:______信:______传:______习:______
翻译本则()
3、第三则:
故:______知:______可:______以:______为:______
总结出这章当中的一个成语()
翻译本则()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考虑的必要性,由于只“温故”而不独立考虑,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穿,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觉,才“能够为师”。
4、第四则:罔:______殆:______
翻译本则()
同学们,这一章的内容带给我们什么考虑?关于我们学习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理解2000多年前的圣人之语经久不衰之魅力(小组探究发言,同学们要有本人的考虑)
5、第五则:诲:______知之:______为:______是:______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翻译()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6、前五则哪几则是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
哪几则是关于思想品德涵养的()
7、请同学们当堂背诵前五则(10分钟)
《论语》十则导学案
第三课时
学习重点:重点字词释义。
学习难点:理解后五则课文内容,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
学习要点:详细分析,详细讨论,学习后五则内容。
1、第六则:贤:齐:内:自省:
翻译:()
2、第七则:三:行:焉:其:
善者:从:改之:
翻译:()
找出这两则当中的成语()、()
考虑:这一则我们应如何理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