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春江花月夜》,准确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含义。
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基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富有哲理等,学习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体会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
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艺术手法,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感受诗歌中展现的爱情、亲情等美好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把握诗歌的主题。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和讨论,深入感受诗歌的情感内涵。
2.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理解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体会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诗人如何将情与景完美融合。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象、意境、艺术手法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讲授法:对诗歌的重点字词、诗句含义、艺术特色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艺术价值。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营造古典氛围。
2.展示一幅描绘春天夜晚江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3.提问:在这样的春夜,江面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如果让你用诗歌来描绘这幅画面,你会从哪些方面入手?由此引出课题《春江花月夜》。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1.简要介绍作者张若虚。张若虚,初唐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他的诗作仅存二首,而《春江花月夜》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孤篇压倒全唐。
2.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初唐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诗歌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
1.教师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4.全班齐读,要求读得流畅、自然,读出诗歌的韵味。
5.思考问题:这首诗描绘了哪些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诗歌描绘了春江潮水、海上明月、江流宛转、月照花林、月下沉雾、江潭落月、斜月海雾、落月摇情等画面,构成了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春江花月夜图。
(四)研读诗歌,分析意象与意境(15分钟)
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围绕一个意象展开讨论,如春江花月夜等,分析每个意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春:春天是生命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为全诗奠定了欢快的基调。
江:江水奔腾不息,源远流长,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不息。
花:花朵娇艳美丽,盛开在春夜,寓意着美好和短暂。
月:月是诗歌的核心意象,它贯穿全诗,见证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月亮的皎洁明亮,象征着纯洁和美好;月圆月缺,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夜:夜晚给人以静谧、神秘的感觉,为诗歌营造了一种空灵的氛围。
3.分析诗歌的意境。
引导学生结合意象,描绘诗歌所营造的意境。让学生体会诗人如何通过对春江花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如幻、充满诗意的境界。
4.总结:诗歌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奇幻、静谧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考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五)深入探究,体会诗歌主题与情感(15分钟)
1.思考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主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阐述对诗歌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对宇宙永恒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docx
- 我的环保小搭档教案.docx
- 我的母亲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docx
- 我的颜色旅行绘本教案.docx
- 我的自画像习作指导教学设计.docx
- 我看见了风教学设计.docx
- 我长大以后绘本教案.docx
- 截停对目标的控制及接近教案.docx
- 我要洗手活动教案.docx
- 房产首付款分期协议.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