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春江花月夜》。
理解诗歌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体会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句式的含义和用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培养语感。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比较阅读,拓宽文学视野,加深对古典诗歌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体会景、情、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背诵全诗。
2.教学难点
领悟诗歌中蕴含的哲理,理解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有限的深刻思考。
引导学生突破时空限制,跨越千年与诗人进行情感共鸣,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重点字词、句式和艺术特色,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春天夜晚江水、明月、花朵的视频,配以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优美的氛围。
2.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会联想到哪些诗句?
3.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脑海中浮现的与春、江、花、月相关的诗句,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4.教师总结:这些诗句都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春、江、花、月的美景,但有一首诗却将这四种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空灵、奇幻、深邃的意境,被誉为孤篇压倒全唐,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千古名篇,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1.简要介绍作者张若虚: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他的诗仅存二首,收录于《全唐诗》中,但其中的《春江花月夜》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初唐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呈现出多元融合的态势。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春江花月夜》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诗人通过对春江花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融入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感悟。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分钟)
1.教师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重点强调以下字词的读音:滟(yàn)滟、宛转(wǎnzhuǎn)、芳甸(diàn)、霰(xiàn)、汀(tīng)上、纤(xiān)尘、皎(jiǎo)皎、不胜(shēng)愁、砧(zhēn)上、碣(jié)石、潇湘(xiāoxiāng)。
注意诗句的节奏划分,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其朗读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4.全班齐读,要求读得整齐、流畅,读出诗歌的韵味。
(四)疏通文意,理解诗意(15分钟)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全诗,圈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尝试共同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重点字词解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连海平形容春天江潮浩瀚无垠,与大海连成一片。共潮生意思是明月随着潮水一同升起。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形容波光闪烁的样子。这两句是说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哪里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呢。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宛转指曲折。芳甸指开满花草的郊野。霰是雪珠,这里形容月光下花朵上的露珠。这两句描绘了江水曲折地绕过花草丛生的原野,月光照着花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流霜比喻月光。这两句是说天空中月光如霜,感觉不到它的飞翔,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纤尘指细小的灰尘。孤月轮指一轮孤月。这两句描绘了江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没有一点微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docx
- 我的环保小搭档教案.docx
- 我的母亲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docx
- 我的颜色旅行绘本教案.docx
- 我的自画像习作指导教学设计.docx
- 我看见了风教学设计.docx
- 我长大以后绘本教案.docx
- 截停对目标的控制及接近教案.docx
- 我要洗手活动教案.docx
- 房产首付款分期协议.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