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外伤史:间接暴力腕背伸位跌倒手掌着地前臂旋前2.临床表现:畸形、功能障碍、肿胀、压痛
典型的畸形:侧位——银叉畸形
正位——枪刺样畸形3.X线表现:桡骨远折段向桡侧及背侧移位、嵌插、缩短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掌倾角减少呈负;尺偏角减少或0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尺骨茎突骨折或腕关节盘撕裂4.预后:畸形愈合1)影响腕关节功能——背伸、掌屈与前臂旋转功能2)影响伸指肌腱滑动——拇、手指功能障碍3)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疼痛5.治疗:(1)手法复位、外固定、功能锻炼1)麻醉与体位2)拔伸牵引3)矫正侧方移位(捺正)
4)复位维持位置:掌屈(屈腕)、轻度尺偏5)石膏托外固定6)2W后改腕功能位(腕背伸)或中立位
(小夹板固定——二垫固定法,伸腕轻度尺偏位)7)早期手指屈伸活动4~6周后去处外固定,逐渐腕关节活动
(2)开放复位内固定: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桡骨下端关节面破坏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成功,外固定难以维持或陈旧性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腕关节急剧掌屈所致远段向掌侧,桡侧移位首先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复位后仍不稳定,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适当运动心理平衡合理饮食戒烟酌酒三、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1.直接暴力致伤多,屈肘位跌倒肘后着地2.骨折线由后下方斜向前上方,远折段向前上方移位及侧方、旋转移位3.症状体征与诊断:合并血管神经伤少4.治疗:手法复位、后侧石膏托固定(屈肘40-50度)肱骨外髁骨折分型肱骨内上髁骨折发生率仅次于肩关节,易发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分后,前,侧方脱位外伤史,肘关节处于半伸直位,肘关节不能伸直,可引起神经损伤肘后空虚,可摸到凹陷处肘后三角消失X线检查手法复位固定: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0位,三角巾悬吊2~3周功能锻炼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小儿牵拉损伤多因桡骨头未发育好,桡骨颈处环状韧带薄弱复位时,环状韧带的上半部不及退缩,卡压在肱桡关节内(小儿环状韧带为薄弱的纤维膜,提拉头脱出,复位时膜被卡往而致。)牵拉史,提拉史肘部疼痛,拒动,不肯取物及活动肘部除外旋受限外,无其它表现X检查阴性肘关节屈曲900位,拇指压住桡骨头部位,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外旋复位)桡骨头骨折的分型。
一、解剖概要
尺、桡骨、上、下尺桡关节骨间膜与中立位
肌肉:屈肌、伸肌、旋后肌、旋前肌前臂骨骼由尺桡骨组成。尺骨-上臂;桡骨-手腕相连。前臂旋转以尺骨为基准,借上,下尺桡关节进行旋转运动。骨间膜是传导暴力的主要结构,在中立位时,其上下张力一致,骨间膜最紧张。肌肉由浅层伸,屈肌和深层旋前,后肌组成。1.外伤史:不同暴力双骨折类型不同直接暴力——双骨折平面为同一平面
间接暴力——桡骨近侧骨折、尺骨远侧骨折(先桡骨骨折,后低位尺骨斜行骨折扭转暴力——桡骨远侧、尺骨近侧(由尺侧内上方斜向桡外下方)往往导致不同平面的尺桡骨螺旋形骨折或斜行骨折,多为高位尺骨骨折和低位桡骨骨折
2.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局部肿痛、功能障碍3.X线表现(包括肘、腕关节):移位与骨折部位有关桡骨上1/2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之上)——近段屈曲旋后、远段旋前桡骨下1/2骨折(止点之下)——近段中立位、远段旋前(一)手法整复外固定复位重点解决旋转移位(远段对近段)麻醉,体位:肩外展90度,屈肘90度
对准方向、拔伸牵引分骨手法;捺正、反折(先尺后桡)小夹板固定或石膏托外固定(前臂中立位)复位中防止尺桡骨交叉愈合,将影响旋转功能;先复位稳定的骨折:尺、桡骨骨折均不稳定,发生在上1/3骨折,先复位尺骨;发生在下1/3骨折,先复位桡骨
⑴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⑵手法复位不良⑶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⑷同侧肢体多处骨折⑸陈旧骨折不愈合⑹受伤时间短的开放性骨折术后患肢抬高,严密观察肢体肿胀程度、感觉、运动功能及血循环情况,警惕骨筋膜室综合症2周练习手指和腕关节活动,4周开始练习肘肩关节活动,8~10周骨折愈合后,可进行前臂旋转活动孟氏骨折:Monteggia’sfracture尺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