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案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江上渔者》教学设计.docx

教案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江上渔者》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案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依照诗句,展开想象,想象诗人描写的风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明白《锄禾》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老师出示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可读得真好。但老师想明白你为什么要如此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

2、解诗题:同学们,你觉得标题是什么意思?

学生:江上打鱼的人。(老师引导:你是如何明白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标题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

3、读诗题:

二、读诗解意。

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诗句。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谁会读这首诗。指名读全诗,留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老师引导性的评价: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诗句读正确。你也非常了不起,读得非常有感情,但老师这里还要提示一下“出没”这个词语的读音。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2、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留意把诗句中字的读音读正确。能够本人多读几遍,也能够读给同学听。

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协助听听,假如同学有读错的地点,请协助指出来,假如没有读错的地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

学生朗读,评价。

学生齐读。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明白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细心地读读诗句,依照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然后能够和同学商量,所以也能够找周围的老师请教。

注释: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学生自由读,理解诗句意思。

(3)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明白鲈鱼的滋味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危险啊!

4、齐读古诗。

三、展开想象,悟诗情。

1、小朋友,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明白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明白作者范仲淹是怎么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想一下吗?学生猜想。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想一样呢?请大家自由读读上面这段话。(多媒体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赞扬鲈鱼肉嫩味鲜。因而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鱼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崎岖。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

2、如今谁来说说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赞扬鲈鱼肉嫩味鲜。

这事实上确实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多媒体出示)

从这里你感遭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非常多,鲈鱼滋味鲜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滋味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

假如你是酒楼里的客人,当你吃了肉嫩味鲜的鲈鱼时,你会如何说?学生交流:

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感受当时人们吃鱼时的愉快心情。(学生齐读)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4、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漂浮,时隐时现,场面危险。

A、老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出示诗句)

看到了小船。老师:这是一艘怎么样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

看到了汹涌的波涛。老师:“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这是多么的——

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老师:“卷”和“打”这两个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从中你感遭到了什么?学生: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本人的性命。

哪位小朋友来通过朗读告诉我们本人看到的。学生朗读三、四两句。

B、看着这画面,看着这滚滚波涛,你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吃、住的困难;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每次打鱼到回归,要经历非常长的时间;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攻击;看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