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7课《壶口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品读课文,积累并运用描写瀑布的生字词,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观。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壶口瀑布的特点及作者的游踪,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文章布局的巧妙之处,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课文优美抒情的语言,感受黄河的壮丽与力量,培养审美情趣,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4)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黄河精神的象征意义,理解黄河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读,感受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法,并理解黄河精神在人生中的象征意义。
(2)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结构布局,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并激发学生对家乡自然景观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1)理解并感受黄河在壶口瀑布展现的刚柔相济的特性,以及这一特性背后的象征意义。
(2)掌握文章中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以及作者如何通过游踪的变化来展现壶口瀑布的不同面貌。
教学方法
探究法、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当我们提到“瀑布时,脑海中是否会浮现出李白的那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么壶口瀑布是否也如诗句中描述的那样,宛如一道白练从天而降呢?它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壶口瀑布》,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板书标题)
(学生齐读课题,兴趣盎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阅读与反馈
教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的正确发音和词语的理解。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们对生字词的看法。
(学生自主阅读后,小组讨论并互相检查掌握情况。)
教师:接下来,请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标记出你们认为重要的段落和句子。
(教师范读课文,适当停顿,强调重点内容。)
(2)梳理文章内容
教师:作者第一次探访壶口瀑布是在雨季,他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景象?
(学生:听到涛声隐隐如雷,看到雾气弥漫,河水正沸着,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教师:面对雨季中的黄河,作者的感受如何?为什么要写这些感受?
(学生:感到可怕、惊慌,最危险。突出黄河的特点是令人震撼的气势,为下文再写黄河做情感上的铺垫。)
教师:第二次探访壶口瀑布是在枯水季节。作者在这次看到了哪些不同的景象?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
(学生:河水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感受到黄河既有刚强的一面,也有柔美的一面。)
三、品味亮点词语
(1)具体分析
教师:作者在描写壶口瀑布时,巧妙地使用了一些词语。例如,“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这里的“吸”字有什么妙处?
(学生:用“吸字,使壶口之水的气势、能量尽显无遗,省去了很多渲染的笔墨。)
教师: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这里的“急慌慌匆匆”“不住地三个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学生:表达了作者在壶口瀑布前的紧张和震撼,衬托了瀑布的险峻。)
教师:再看这一段:“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这里的“跌字用了几次?有何作用?
(学生:“跌”字使用了多次,把瀑布的来势之猛、落差之大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感悟精彩句子
(1)深入理解
教师: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学生: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外形之“厚重”。)
教师:另一句话是:“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河水“怒”在哪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怒表现在“凿”“旋切”“剁等动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6《 数星星的孩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3课《“蛟龙”探海》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彩虹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2025秋季新修订教材】统编语文三上第一单元《3 不懂就要问》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司马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1.docx
-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交流分享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5 搭石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
- 古诗二首(第1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太阳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
- 雪孩子(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18 古诗三首 书湖阴先生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2《上图书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共两课时).docx
- 2《齐桓晋文之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七上4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天净沙 秋思》对比阅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3565.5-2022 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5部分:车把试验方法.pdf VIP
- 工程保险合同纠纷裁判指引_记录.docx VIP
- 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抽测规定试行.doc VIP
-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pdf VIP
- 宗教的文化专题——道教.ppt VIP
- (最新)知识考核旅行社计调三级真题精选附答案(答案在末尾).docx
- 临床常见病的中西医诊疗与康复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D-L∕T 266-2023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266-2012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docx VIP
- ABB XT2-XT4 电子脱扣器 Ekip Dip LSI-LSIG 手册(中文).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