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重点)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难点)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素养);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
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起,点出了远游的时
李白
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
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行船之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在今四川省峨
眉市西南。;
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
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顺流而下。
今重庆一带。;
合作探究
1.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一平羌江一清溪—渝州
一三峡”有何作用?
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
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
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峨眉山月歌》借哪两个景色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诗人借“山中月”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达眷念之
情,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另外,诗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行船所见的描写,
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景图,抒发了诗人行江思友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
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东)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其诗多是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夜喜雨》等。;;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qí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相逢。唐代著名的乐师。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经常。
岐王宅里寻常见,几次。
崔九堂前几度闻。听到。
赏析:一、二句追忆李龟年出入达官贵人之家,间接说明当时的太平繁盛。;
这里指今湖南一带。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第三句特意提起江南的好风景,大有“风景不殊,河山有异”之叹。第四句以“落花时节”隐写世乱时艰。用一“又”字将前后两相
对照,有风光不再,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合作探究
1.“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
在其中。诗中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染;
合作探究
2.《江南逢李龟年》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
慨之情。;
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
及书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江
陵(今属湖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
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思想内容:
1.描写边塞的奇特风景。
2.表现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或壮志难酬的愤懑。
3.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艰苦生活。
4.表现征人思乡、闺中念远的边愁。;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cén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liánbàng;
赏析:劈头一个“强”字,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登高”二字紧扣题目中的“九
日”,次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暗寓题目中“行军
”的特定环境。;
赏析: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渲染了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
思乡之切。第四句是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我的白鸽》课件.pptx
- 人教版地理2024版七年级上册2.1 地图的阅读-课件.pptx
-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pptx
-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pptx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8.1.1《认识社会生活》课件.pptx
-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4.1《维护秩序靠规则》课件.pptx
-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4.2《遵守规则》课件.pptx
-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3.2《营造晴朗空间》课件.pptx
-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3.2《营造晴朗空间》-课件.pptx
-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戊戌变法》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