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摘要
叶黄素是类胡萝卜素物质中最重要的一种植物天然色素,不仅具有重要的医
学价值,也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当前叶黄素晶体产品的纯度
低、化学稳定性差、晶习差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其晶体的开发和应用。本文针对于
此,开展了叶黄素晶体纯化、多晶型筛选、晶体结构解析、晶习调控以及球晶生
长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提高叶黄素晶体的纯度至98%以上,揭示了
叶黄素晶体结构与颜色及稳定性关联的分子机制,解析和验证了分子间氢键对叶
黄素晶习调控的重要作用,并首次实现叶黄素球晶生长,改进了叶黄素晶体的粉
体性能。
首先,本文针对叶黄素晶体纯度低的问题,通过热分析发现杂质与叶黄素分
子共结晶是晶体纯度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基于溶剂效应,筛选结晶溶剂,实现
叶黄素晶体中杂质的分离,并通过结构解析,发现杂质为植物蜡。同时构建了杂
质的分子模型,计算出植物蜡的溶解度参数,筛选出杂质脱除溶剂。设计基于溶
剂洗涤以及基于冷冻结晶的纯化路线,使得叶黄素晶体纯度提高至98%以上,为
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然后,本文通过多晶型筛选获得了四种叶黄素晶型a、b、c与d,晶型a呈
现橘红色、b为橘色、c和d为紫红色,四种晶型对热辐射和UV照射表现出了
不同的稳定性。首次解析了叶黄素c、d晶型的结构,发现c、d晶型中叶黄素分
子骨架的共轭多烯链保持平面构象,参与形成共轭π键的双键数目最大化,因此
共轭能最高。而在a与b晶型中,叶黄素分子骨架的共轭多烯链两端构象发生扭
曲,参与形成共轭π键的双键数目减少,从而使有效共轭能降低。有效共轭双键
数目的最大化是叶黄素c、d晶型具有更深的颜色和更高稳定性的原因。本文应
用傅里叶变换固体红外分析研究四种晶型的热降解过程,发现四种叶黄素晶体的
醛类和酮类降解产物比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在叶黄素晶体降解过程中,叶黄素
分子双键氧化断裂位置随晶体结构和分子构象而发生变化。
接着,本文研究了叶黄素晶型d形成特殊楔形晶习的分子机制。分子动力学
模拟表明,乙醇分子与极性晶面(010)与(0-10)的相互作用能的明显差异是导
致叶黄素晶体不对称生长的重要原因。氢键分析发现在(010)晶面,叶黄素分
子的C3端羟基与两个乙醇分子形成稳定的氢键,同时叶黄素分子的C3端羟基暴
露在三者形成的平面上,有利于羟基与相邻叶黄素分子的C3’端的羟基形成氢键,
实现晶面的生长。而在(0-10)晶面,由于空间位阻效应,晶体沿(0-10)晶面
的生长受到抑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分子动力学的模拟结果,证实了氢键作用对
叶黄素晶习的控制作用。
最后,本文基于球晶生长理论,对叶黄素球晶生长的关键控制因素进行了研
究。通过在线拉曼和热台显微镜分析,研究了温度调控叶黄素球晶生长的分子机
理,发现了叶黄素分子构象无序诱导非晶体学分支实现球晶生长的机制。结合动
力学计算,获得了叶黄素球晶生长的动力学参数,研究了球晶的生长机理。本文
通过溶液冷却结晶,在不添加添加剂的条件下制备的叶黄素球晶粒径均一,与薄
片状晶习相比叶黄素球晶堆密度由片晶的0.23±0.02g/mL提升至0.40±0.03g/mL,
休止角由片晶的50±5˚降至28±3˚,叶黄素球晶相较于原料的片状晶习,粉体学
性能获得极大改进。
关键词:叶黄素,结晶,纯化,晶体结构,多晶型,晶习,球晶
ABSTRACT
Luteinisanimportantnaturalplantpigmentbelongingtothecarotenoidfamily,
whichisnotonlyanimportantpharmacologicalcompoundbutalsoapotential
nonlinearopticalmaterial.However,thelowpurity,worsecrystalhabit,andinstability
ofnaturalextractedluteincrystalshaveconstraineditsapplicationanddevelopment.In
viewofthis,studiesofthecrystalpurificat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