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言语障碍护理课件.pptxVIP

2025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言语障碍护理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把护理“带回家”03.护理评估:听懂“没说出口”的话05.护理目标与措施:让“沉默”有回应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从“说不出”到“不愿说”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防患于未然08.总结

2025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言语障碍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护理站的窗前,望着走廊里坐着的王爷爷——他握着老伴的手,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含糊的“嗯、啊”声,眼角的皱纹因着急而皱成一团。这一幕,我在老年精神科病房见了太多次。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60岁以上人口已超2.8亿,其中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占比逐年攀升,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晚发性精神分裂症……这些疾病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

言语,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尊严的载体。我曾见过失语的老人因无法表达“疼”而撞墙,见过家属因听不懂患者“胡话”而崩溃流泪。护理这类患者时,我们面对的不仅是“说不出”的生理问题,更是“被理解”的心理渴求。今天,我想用临床真实案例为线索,和大家聊聊这类患者的言语障碍护理——这是技术,更是温度。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去年春天,78岁的张奶奶被女儿搀进病房时,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她不说话,只骂人,整夜喊‘回家’。”张奶奶3年前确诊阿尔茨海默病,近半年症状加重:先是记不起孙女名字,后来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最近1个月几乎不主动说话,偶尔蹦出“走”“坏”等词,情绪激动时会拍桌子喊“骗子”。

入院评估那天,我蹲在她面前,轻声说:“奶奶,今天中午想吃饺子还是面条?”她盯着我,嘴唇动了动,突然抓起我的手按在自己肚子上,又指向窗外——后来才知道,她是说“胃里难受,想出去走走”。女儿红着眼说:“以前她最会讲故事,现在……”

张奶奶的情况很典型:认知衰退导致语言组织能力下降(找词困难、命名不能),情感障碍(抑郁、焦虑)加剧交流回避,而家属的挫败感又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病例,占我们病房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60%以上。

03护理评估:听懂“没说出口”的话

护理评估:听懂“没说出口”的话护理张奶奶的第一步,是“翻译”她的语言。评估不是填表格,而是“蹲下来”观察——

主观资料收集患者层面:观察自发语言(能否完成“今天天气好”的简单陈述)、回应能力(问“你叫什么”是否能回答)、情绪与语言的关联(生气时是否伴随喊叫、沉默)。张奶奶自发语言少于5个词/句,回应需重复3次以上,生气时会拍床板喊“滚”。

家属层面:访谈要具体到“最近1周,她在什么情况下说过话?”“她用哪些动作代替说话?”张奶奶的女儿回忆:“上周我给她削苹果,她指着苹果‘嗯嗯’,我递过去,她点头笑了。”这说明她对具体物品仍有表达意愿。

客观评估工具认知筛查:MMSE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得分为12分(重度认知损害),提示语言功能受认知衰退直接影响。语言专项评估:使用“波士顿命名测验”,展示20张常见物品图(如钥匙、香蕉),张奶奶仅认出3个(苹果、杯子、狗),且需提示“这是吃的”才能说出“苹果”。非语言沟通观察:记录手势(指杯子=喝水)、表情(皱眉=难受)、语调(高音调=着急)。张奶奶最常做的动作是“搓手”(后来发现是“想上厕所”)。

关键结论张奶奶的言语障碍是“认知性失语+情感性缄默”叠加:大脑皮层损伤导致语言逻辑断裂,而反复沟通失败引发的挫败感让她主动“关闭”语言功能。

04护理诊断:从“说不出”到“不愿说”

护理诊断:从“说不出”到“不愿说”基于评估,我们列出了4项核心护理诊断:

语言沟通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所致认知功能减退、大脑优势半球语言区损伤有关(依据:自发语言减少、命名不能、理解能力下降);

社交孤立:与言语表达困难导致的交流回避有关(依据:主动对话次数<1次/日,拒绝参与集体活动);

焦虑/抑郁:与沟通失败引发的挫败感、自我价值感降低有关(依据:情绪激动时攻击行为、夜间失眠、食欲下降);

潜在并发症:误吸、自伤(依据:因表达不清无法准确描述进食不适,曾有一次因“抢勺子”打翻粥碗烫伤手背)。

05护理目标与措施:让“沉默”有回应

护理目标与措施:让“沉默”有回应我们和张奶奶的目标很具体:短期(2周)内,能通过“词+手势”表达基本需求(如“喝”+指杯子);长期(3个月),家属能掌握3种以上沟通技巧,患者主动表达次数>3次/日。

沟通技巧:把“复杂”变“简单”语言简化:和张奶奶说话时,我只用“短句式+关键词”。比如不说“奶奶,您需要我陪您去卫生间吗?”,而是“奶奶,上厕所?”同时配合手势(手指向卫生间)。一开始她没反应,重复3天后,她点头了。A非语言辅助:制作“需求卡片”(画着杯子、饭碗、床、轮椅的图片),放在她床头。有天中午,她指着“饭碗”卡片,又拍肚子——我明白了,是“饿了”。B耐心等待:和她对话时,我会故意停顿5秒再回应。以前家属总急着“猜”,她反而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