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04/护理诊断:用专业框架定位问题03/护理评估:从“看到行为”到“理解需求”02/病例介绍01/前言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警惕“隐藏的危机”05/护理目标与措施:让教师成为“康复合伙人”08/总结07/健康教育:让教师成为“知识传播者”目录
2025儿童精神障碍教师沟通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儿科精神科的护理站里,我常望着走廊尽头的教室——那是我们专为住院患儿开设的“小课堂”,墙上贴着歪歪扭扭的蜡笔画,课桌上还留着孩子用橡皮蹭过的痕迹。每周三下午,我会在这里和特教老师、班主任开沟通会,听他们讲“今天小雨终于坐了10分钟”“浩浩又把课本撕了”“乐乐躲在窗帘后面不肯读课文”。这些细碎的日常,总让我想起三年前那个春天:一位小学班主任红着眼眶找到我,说班上有个孩子总在数学课上突然尖叫,她试过罚站、谈心、奖励小贴纸,可孩子的情况反而更糟。“我是不是做错了?”她问。那一刻我意识到,儿童精神障碍的护理从来不是医院的“独角戏”——教师作为孩子白天最密切的陪伴者,他们的理解、沟通方式和护理技巧,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康复进程。
前言2025年,儿童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仍在攀升。《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3000万人受情绪障碍、行为问题困扰。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基层教师对这类障碍的识别率不足40%,许多老师仍将“坐不住”“脾气大”归为“调皮”,用传统教育方式应对,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今天这份课件,正是为一线教师量身打造的“沟通护理指南”。我们将通过真实病例、系统评估和可操作的方法,帮大家理清“如何观察”“如何沟通”“如何配合护理”,让每一次课堂互动都成为孩子康复的阶梯。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去年9月,我在门诊遇到了9岁的小宇。他妈妈拽着他的校服袖子,一路道歉:“老师说他最近总抢同学的橡皮,昨天还把班长的作业本扔到了窗外……”小宇缩在椅子里,手指绞着衣角,眼睛盯着地面,我蹲下来和他平视时,他突然猛地扭头,额头撞在桌角上,立刻肿起一个包。
这是典型的“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初诊案例。小宇的班主任李老师后来告诉我,他一年级时就“不太一样”:上课永远在玩铅笔,老师提问时要么不说话,要么突然大笑;课间总因为“推人”“撞人”被同学告状,可问他原因,他只会说“他们挡住我了”。二年级下学期,小宇开始抗拒上学,每天早晨在家大闹,甚至用头撞门;在课堂上,若老师要求他“停止玩尺子”,他会突然拍桌子尖叫:“不要管我!”李老师试过单独和他聊天,可小宇要么沉默,要么突然跑开。“我其实挺心疼他的,”李老师说,“有次他趴在桌上哭,我听见他小声说‘我也不想这样’。”
病例介绍经评估,小宇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病对立违抗障碍(ODD)”。他的核心问题不是“故意捣乱”,而是大脑前额叶发育滞后导致的“抑制控制困难”——当他想拿同学的橡皮时,“我不能随便拿”的抑制信号比普通孩子弱;当老师制止他时,“被否定”的情绪会瞬间淹没理性,触发攻击行为。而李老师最初的“说教-惩罚”模式,反而强化了他的对抗心理。这个案例,正是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典型场景: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藏着未被识别的精神障碍。
03护理评估:从“看到行为”到“理解需求”
护理评估:从“看到行为”到“理解需求”面对小宇这样的孩子,教师的观察记录是护理评估的关键一环。我们常说:“没有记录的观察,等于没有观察。”在和李老师的沟通中,我们一起梳理了一份“课堂行为观察表”,内容包括:
行为发生的“三维记录”时间维度:小宇的问题行为是否集中在数学课(需要持续注意力)?是否在午休后(疲劳时)更频繁?记录显示,他80%的攻击行为发生在需要“等待”的场景(如排队、小组活动轮流发言)。环境维度:是在教室前排(老师关注多)还是后排(同伴干扰多)?小宇在靠窗位置时更容易走神,因为窗外的鸟、落叶会分散他的注意力。触发事件:“老师说‘小宇,坐好’”后30秒内发生尖叫;“同学没经他同意拿了他的铅笔”后立即推人。这些细节能帮我们找到行为的“导火索”。010203
情绪与能力的隐性评估教师往往能观察到医生看不到的“生活片段”:小宇在手工课上能专注20分钟(因为动手操作符合他的感觉寻求需求);他能准确说出班级里每个同学的生日(说明记忆能力正常);但让他复述老师的口头指令(“把数学书翻到56页,拿出铅笔和练习本”)时,他经常漏做一步(执行功能缺陷)。这些信息提示:小宇的“问题”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师生互动的反馈循环李老师曾说:“我越提醒他‘别说话’,他说得越响。”这其实是典型的“负强化”——孩子发现,通过“说话”能获得老师的关注(哪怕是批评),于是行为被强化。我们让李老师记录每次互动后的结果:当她用“小宇,你刚才有1分钟没说话,很棒”替代“别说话”时,小宇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SheWalksinBeauty她走路很优美.pptx VIP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基于超级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并行计算课程教学探索.docx VIP
- 桥牌自然约定卡.docx VIP
- GB55002-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docx VIP
- 2025年度镇村(社区)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恋爱的犀牛》话剧剧本.doc VIP
- 宠物社交平台宠物服务行业痛点分析及解决方案.docx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Web服务渗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docx VIP
- 第一单元第1课体育与健康概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九年级.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