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校学生自我鉴定.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卫校学生自我鉴定

卫校学生自我鉴定

时光荏苒,三年卫校生涯如白驹过隙。从踏入校门时对护理专业的懵懂向往,到如今站在临床实习尾声的坚定从容,我始终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为灯塔,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夯实根基,在临床实践的磨砺中锤炼技能,在对患者的关怀中体悟温度。现将三年成长轨迹梳理如下,既是对过往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一、思想淬炼:以初心为墨,铸医者之魂

“医道漫漫,德为先导。”入学之初,我便深知护理职业不仅是技术的施展,更是生命的托付。三年来,我始终将思想成长放在首位,在理论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校准职业坐标。

在校期间,我系统学习《医学伦理学》《护士条例》等课程,通过“南丁格尔精神”主题班会、“抗疫英雄事迹”分享会等活动,深刻理解“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内涵。2022年暑假,我主动报名参与社区“老年健康科普”志愿服务,为独居老人测量血压、讲解慢性病管理知识。记得有位患有高血压的王奶奶,起初因记不住服药时间而焦虑,我便用不同颜色的药盒分装药物,手绘“服药时间表”贴在她床头,还每天早晚电话提醒。一周后,她握着我的手说:“姑娘,你比我闺女还上心!”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护理工作的价值——不仅是治愈疾病,更是温暖人心。

2023年疫情期间,我作为班级“疫情防控宣传员”,参与制作防护知识手册、协助学校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当看到医护人员连续数小时穿着防护服汗水浸透衣衫时,我更加坚定了“以专业守护生命”的信念。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医者的初心,是在平凡岗位上用行动诠释责任,在患者需要时挺身而出。

二、专业学习:以勤勉为径,筑知识之基

卫校课程繁重,从基础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到专业的《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每一门都是临床实践的“敲门砖”。我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始终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每一门课程,力求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石”,初学时面对复杂的神经走向、器官位置,我常感到头疼。为了攻克难点,我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反复观察标本,绘制解剖图谱,甚至用橡皮泥制作器官模型。有一次为区分“颈内静脉”与“颈外静脉”,我在实验室待到闭馆,对照图谱触摸体表标志,最终在操作考核中取得满分。这份坚持让我明白:医学没有捷径,唯有反复琢磨,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护理技术》课程注重实操,从“无菌技术”到“静脉输液”,每一个动作都关乎患者安全。记得第一次练习“皮下注射”时,我因紧张手抖,针尖偏离角度,“患者”(同学)疼得直皱眉。带教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握着我的手调整姿势:“进针要稳、推药要缓,你手里的针是‘武器’,更是‘希望’。”这句话让我铭记至今。此后,我每天放学后留在实训室练习,从模拟手臂到同学互练,手上扎满小针眼也不放弃。最终在全校护理技能大赛中,我以“无菌操作规范、流程熟练”获得二等奖。

理论学习中,我特别注重“知其所以然”。例如学习“糖尿病护理”时,不仅memorize血糖控制范围,更查阅资料理解胰岛素作用机制、饮食计算原理。在小组病例讨论中,我常主动分享观点,曾针对“慢性肾病患者饮食护理”提出“结合患者口味制定个性化食谱”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并推广。这种“刨根问底”的学习习惯,让我逐渐构建起扎实的知识体系,为临床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临床实践:以患者为中心,强技能之翼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3年9月,我进入市人民医院开始实习,先后在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等科室轮转。每一科室都是“练兵场”,每一位患者都是“老师”,让我在真实场景中深化认知、提升技能。

内科:用耐心守护慢病患者

在心血管内科实习时,我遇到一位急性心梗术后患者。因担心复发,他情绪低落,拒绝下床活动。我查阅术后康复资料,结合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每天陪他进行床边肢体训练,用“成功案例”鼓励他:“张大爷,隔壁床的李叔术后恢复得很好,现在能散步半小时了!”两周后,他不仅主动配合康复,还笑着说:“姑娘,我现在觉得,好好活着就是对家人负责。”这件事让我懂得,护理不仅是“治病”,更是“治心”——用耐心化解焦虑,用陪伴传递力量。

外科:以严谨应对急症考验

在外科病房,我曾参与一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前准备。备皮时,我严格按照“以切口为中心、向外扩大10cm”的操作规范,仔细剔除毛发,确保无皮肤损伤;术前宣教中,我用通俗语言解释禁食水时间、术后呼吸训练方法,缓解患者紧张。手术当天,主刀医生夸赞:“术前准备做得真到位,这姑娘做事靠谱!”这份肯定让我更加坚信:护理工作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患者康复。

儿科:用童心搭建信任桥梁

儿科被称为“最难打的科室”,面对哭闹不

文档评论(0)

Edison·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