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神秘的非洲美术》教学有感
备课时翻到浙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神秘的非洲美术”这一课,指尖抚过教材上那些色彩浓烈的面具、线条粗犷的雕塑,忽然想起去年带学生看非洲艺术展时,孩子们围着展柜里的木雕啧啧称奇的模样。那时便暗下决心,要把这堂课上得让学生不止是“看”,更能“懂”——懂那些原始艺术里藏着的生命敬畏,懂不同文化背后共通的情感表达。
开课那天,我没有直接翻开课本,而是先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单的非洲地图轮廓,又拿出提前准备的晒干的葫芦、编绳和彩色羽毛,放在讲台桌上。“大家先猜猜,这些东西和今天要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话音刚落,后排的男生立刻举手:“是不是非洲人用这些做工艺品?”我笑着点头,顺势播放了一段非洲部落祭祀的短视频,没有解说,只让鼓声和吟唱声在教室里流动。有学生悄悄拽了拽同桌的袖子:“这个面具看着有点吓人,但好像又有点神圣。”听到这句小声的议论,我心里踏实了——学生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感官去触碰这种陌生的艺术,这比任何理论讲解都珍贵。
讲到非洲雕刻的“夸张变形”特点时,我没有直接抛出“造型概括、突出精神内涵”这样的专业表述,而是拿出两个石膏小模具:一个是写实的人脸,一个是模仿非洲木雕的简化人脸。“大家试试闭着眼睛摸,能不能感受到这两个‘脸’不一样的情绪?”学生们轮流触摸后,有个女生说:“写实的那个能摸到鼻子眼睛,很具体;另一个虽然简单,但感觉更有力量,好像在盯着我。”这正是我想引导他们体会的——非洲美术不追求对现实的复刻,而是通过夸张的线条、强烈的对比,传递对自然、对祖先的敬畏。这里其实藏着“建构主义”的教学思路:不是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自己“建构”对艺术的理解。
课堂实践环节,我没有要求学生必须临摹教材上的作品,而是给了他们彩纸、黏土、毛线等多种材料,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对非洲美术的感受”。有个平时不太爱说话的男生,用黑色黏土捏了一个大大的面具,又用红色毛线粘在边缘当装饰。我走过去问他:“能和老师说说这个面具的故事吗?”他低着头小声说:“我觉得非洲的面具应该是保护族人的,黑色是晚上,红色是火焰,能赶走危险。”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艺术教学最动人的不是学生画出多“标准”的作品,而是他们能把自己的思考和情感放进创作里。还有个小组用彩纸剪了很多抽象的人物,贴在硬纸板上,说这是“非洲部落的庆典”,虽然造型稚嫩,但色彩搭配大胆,充满了生命力,这不正是非洲美术最核心的魅力吗?
下课铃响的时候,学生们还在兴奋地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有个女生跑过来问我:“老师,非洲还有很多这样有意思的艺术吗?我想回家查更多资料。”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我忽然想起自己刚当老师时的初心——美术课不只是教学生画画、做手工,更重要的是打开一扇门,让他们看到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美,学会尊重和欣赏差异。这堂课里,有学生们的奇思妙想,有我对教学方法的摸索,更有我们一起对“美”的共同探索。
现在再翻开这一课的教材,那些面具和雕塑仿佛有了更鲜活的意义——它们不再只是印刷在纸上的图片,而是学生们触摸过的石膏模具、捏过的黏土、剪过的彩纸,是课堂上那些小声的议论、大胆的创作,是学生们眼里闪烁的对未知文化的好奇。作为美术老师,最幸运的莫过于在这样的课堂里,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发现艺术的温度,一起感受世界的多元与美好。未来再上这堂课时,我想我还会尝试更多新的方法,比如让学生分组做“非洲艺术小调研”,或者邀请专业的非洲文化研究者来做分享,但不变的,一定是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在创造中热爱”的教学初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