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
高三年级语文科试卷第PAGE11页共NUMPAGES14页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吴中书事》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吴中书事
杨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
香径②自生兰叶小,响廊③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注:①杨乘:晚唐诗人,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宣宗大中元年登进士第,官殿中侍御史。②香径:苏州香山旁小溪,传说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③响廊:用于跳舞的木板长廊。相传是吴王夫差为西施而造。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天堑东”交代了吴中的地理环境,“十万人家”写出吴中的繁华,而“管弦台榭”写出了作者于亭台楼阁之中,欣赏着音乐歌舞,如同春风拂面。
B.颔联“国破西施一笑中”指范蠡用美人计助越灭吴,“名归范蠡五湖上”指范蠡功成退隐后,泛舟五湖。但因为韵律要求,这一联上下句语序颠倒了过来。
C.颈联描写现实之景,特别是“自”“空”二字,意蕴丰富。“自”独自之意,表现了香径荒凉冷落之景;“空”徒劳之意,渲染了响廊空寂无人之境。
D.这首七言律诗,以景起笔,以愁收结,感情深沉,语言含蓄;颔、颈两联形式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1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愁”?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A(A项“写出了作者于亭台楼阁之中,欣赏着音乐歌舞,如同春风拂面”错,这是作者的想象,虚写当年吴国的繁华。故选A。)
16.(1)愁:①诗人孤独寂寞,无人理解的伤感;②对历史兴亡、国运渐衰的感叹。
(1点1分)
(2)表现:①对比。通过当年的繁华和眼前的凄清冷落对比,借古伤今,感叹晚唐国运渐衰。②直抒胸臆。通过写尊前多暇,只能独自借酒消愁,表达无人理解的惆怅。③用典。以范蠡和西施颠覆吴国的典故,感叹历史兴衰。(如果学生分析典故从范蠡帮助勾践灭吴,最终名成归隐的角度,点出作者的羡慕之情或回答诗人对自己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叹,分析合理,也可酌情给分)(1点2分,2点2分,3点4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廿二史札记汉武用将》含答案解析.docx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水边,那只白鹤》含答案解析.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二首》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八角楼上》核心素颜教学设计.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彩虹》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称赞》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快乐的小河》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x
-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读读童话故事》核心素养教学设计.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