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廿二史札记汉武用将》含答案解析.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廿二史札记汉武用将》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廿二史札记汉武用将》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自骞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吏士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听其言予节,募吏民无问所从来,为具备人众遣之,以广其道。来还不能无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复按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使端无穷,而轻犯法。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外国所有,言大者予节,言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徒皆争相效。其使皆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亦厌汉使人人有言轻重,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使乏绝,责怨,至相攻击。楼兰、姑师小国,当空道,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而匈奴奇兵又时时遮击之。使者争言外国利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于是天子遣从票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以击胡,胡皆去。明年,击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

(节选自《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材料二:

武帝长驾远驭,所用皆跅弛①之士,不计流品也。《张骞传》:自骞开外国道,致尊贵,吏士争上书,言外国利害。天子募吏民,无问所从来,为备人众遣之。或道中被侵盗,失物及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案致重罪以激之,令赎复求使。大者予节,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徒争应募。此其鼓动人材之大略也。至其操纵赏罚,亦实有足以激劝者,如卫青、霍去病等,屡经出塞,为国宣力,固贵之宠之,封侯增邑不少靳。甚至失机败事,而其罪可谅,其才尚可用者,亦终不刑戮,使得再自效。如张骞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广失亡多,骞后期,皆当斩,遂许赎为庶人。而于畏懦者则诛无赦,如大司农张成、山州侯刘齿击东越,畏贼不敢进,却就便处,即立诛之。又或冒功行诈,如左将军荀彘击朝鲜,与杨仆争功嫉妒,虽克朝鲜,终坐弃市。

(节选自《廿二史札记·汉武用将》)

【注】①跅弛:放荡不羁。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天子为其A绝B远C非人D所乐E听F其G言H予节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因此,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以”意思不同。

B.轻,轻视,与《唐雎不辱使命》中“轻寡人与”的“轻”意思相同。

C.空道,交通要道,与成语“首当其冲”的“冲”的意思相同。

D.“使得再自效”的句式和《庖丁解牛》中“技经肯綮之未尝”的句式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张骞因出使西域而显贵之后,汉朝吏士便争相请求出使西域,汉武帝也愿意派他们去,并为他们准备好随行人员。

B.汉武帝对使者在出使过程中遭遇侵盗而造成的损失持理解态度,但因他们违背旨意,仍会严厉惩处。

C.汉使言语轻重不实,西域各国对此很厌恶,他们估计汉军离得远不能到达这里,便断绝汉使的食物,使其陷入困苦境地。

D.材料一记载了汉使在外交中面临的复杂困境,材料二则揭示了汉武帝驾驭将领的赏罚手段,视角不同。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使皆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

(2)广失亡多,骞后期,皆当斩,遂许赎为庶人。

14.对待有罪的将领,汉武帝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置,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0.CEH(天子认为那些地方极其遥远,不是一般人愿意去的,就采纳他们的建议,授予使节凭证)

11.B.(“轻视”“意思相同”错误。“轻”,轻易;/轻视。句意:人们也轻易地触犯法律。/是他看不起我吗?)

12.B(“对使者在出使过程中遭遇侵盗而造成的损失持理解态度”理解有误。原文“天子为其习之,辄案致重罪以激之,令赎复求使。”意为“汉武帝因为他们熟悉西域的情况,就审查(他们)并定以重罪以此激发他们,让他们赎罪(从而)再次请求出使。这表明汉武帝并非理解宽容,而是采用重罚激励的强硬手段)

13.(1)这些使者都私自占有朝廷赠送的财物,企图低价交易来谋取私利。

(“私”:私自占有“赍”:赠送“贱市”:低价交易(答买、卖也可酌情给分))

(2)李广的军队伤亡众多,张骞晚于约定时间会合,二人都判罪被斩首,最终都允许他们赎罪贬为平民。

(“后期”:晚于约定时间,迟到“皆当斩”:被动句“遂”:最终)

14.①对罪行可谅解、才能可用者(如张骞、李广),免死贬为庶人,允许再次效力。②对畏敌怯战、临阵退缩者(如张成、刘齿),直接诛杀。③对冒领战功、内部倾轧者(如荀彘),即使获胜也处死。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他就因此地位尊贵起来。于是,那些官吏和士兵争着上书,讲述外国的奇闻异事、利害关系,请求出使。天子认为那些地方极其遥远,不是一般人愿意去的,就采纳他们的建议,授予使节凭证,招募官吏和百姓,不问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