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节战友聚会发言.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军节战友聚会发言

各位老战友,今天站在这里,看着大家鬓角的白、眼角的纹,可那张张面孔还是三十年前刚入伍时的模样。我攥着手里这杯酒,突然想起新兵连第一次拉练,班长给我们每个人灌了半搪瓷缸子红糖水,说“甜水能顶半程路”。那会儿谁能想到,三十年后我们举着酒杯再说“顶半程路”,这半程路已经走了三万多里。

先说件小事吧。去年秋天我回老营区,营门口的白杨树比当年粗了两圈,哨兵还是那个标准的持枪姿势,可传达室的王大爷早退休了。我蹲在靶场边上的土坡上,看见几个新兵正练匍匐前进,泥点子溅得满脸都是。恍惚间就看见我们自己——1993年8月,我们这批从五湖四海凑来的“毛头小子”,有的带着老家的旱烟味,有的裤脚还沾着稻田的泥,在靶场第一次摸到八一杠,手都抖得扣不动扳机。记得二排的老张头(那会儿他才二十出头,我们都这么叫),实弹射击时把子弹压反了,卡壳卡得枪机都冒火星子,班长揪着他耳朵骂“你这是要给敌人送子弹?”,结果下星期战术考核,这小子抱着炸药包滚过雷区,胳膊肘蹭掉好大一块皮,爬起来还喊“报告!爆破成功!”。

那会儿的日子苦吗?苦。冬天五点钟出操,哈气在帽檐上结成冰溜子,跑五公里回来,鞋壳子里能倒出半杯水;夏天站岗,蚊子能把脖子叮成“发面馒头”,可谁都没说过苦。最甜的是啥?是半夜紧急集合,你帮我系鞋带,我帮你背水壶;是战术训练摔得浑身疼,熄灯后大家挤在被窝里互相擦红花油;是炊事班老班长偷偷多给我们盛半勺红烧肉,还假装凶巴巴说“吃这么多,明天五公里加圈”。现在想起来,那些疼啊、累啊,全成了心里最暖的疤。

转业那年,我抱着铺盖卷儿在营门口站了半小时,哨兵问我“老同志,需要帮忙吗?”,我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不是“兵”了。这些年大家各奔东西:老李去了老家的应急管理局,去年抗洪抢险在一线守了七天七夜,晒得跟块黑炭,见了我第一句话是“还是扛沙袋比扛枪得劲”;阿杰留在部队转了技术岗,现在是导弹维修专家,上次通电话,他说“现在修的家伙什儿比当年复杂多了,可拆螺丝的手法,还是当年班长教的‘三紧两松’”;还有咱们连的“小秀才”大刘,退伍后回农村搞合作社,带着乡亲们种有机蔬菜,上次我去他基地,他穿着胶鞋站在田埂上,喊起号子来还是当年拉歌的调门:“一二三四五,蔬菜顶得住!”

有人说,离开部队的人,身上总有股“兵味儿”。我信。前几天我去社区办事,看见个穿迷彩裤的大哥在帮老人搬煤气罐,动作利利索索,一打听,原来是咱们团三营的老兵。上个月同学聚会,有个做企业的老板喝多了说“现在招人,优先要退伍兵,能扛事儿,肯吃苦”。上个月我孙子问我“爷爷,你当过兵,最厉害的本事是啥?”,我想了想,说“不是打枪准,是不管在哪儿,遇到事儿不怂;不管多难,咬咬牙就能挺过去”。这大概就是咱们的“兵味儿”——刻在骨头里的担当,融进血里的坚韧。

去年老班长走了,弥留之际把我们几个叫到床前,说“我没别的念想,就盼着你们能常聚聚。当年我骂你们骂得狠,可你们每个人的名字,我在沙盘上标了二十年。”那天我们在病房里哭成一团,像当年被他骂哭那样。老班长的骨灰撒在营区后山,我们给他立了块碑,碑上没刻职务,就刻了“兵”字。那天我蹲在碑前抽烟,想起他常说的“兵是什么?兵是锅里的米,少了哪一粒,饭都不香;兵是墙上的砖,缺了哪一块,墙都不牢。”

现在咱们都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有的抱上了孙子,有的还在一线拼事业。前几天整理老照片,翻出当年的集体照,后排的“小瘦猴”现在成了健身房老板,当年的“大嗓门”现在在社区当调解员,可照片里的眼神,和现在聚会上的眼神一模一样——纯粹、热乎、带着股子劲儿。

前两年我得了场病,在医院躺了三个月。最难受的时候,是你们轮流来陪我:老张从老家带了土鸡汤,说“当年训练受伤,我喝了你妈寄的罐头,现在还你”;阿杰翻出当年的训练笔记,说“你看,这是班长教咱们的呼吸法,现在拿来练气功,保准管用”;大刘扛着一箱有机蔬菜,说“我这菜没打药,吃着放心”。那会儿我就想,这一辈子,能有这么一帮人,不管你是当官的还是卖菜的,不管你是健康还是生病,都能掏心掏肺地对你好,值了。

今天咱们聚在这里,不为别的,就为这杯酒里的“兵”字,为这心里的热乎劲儿。我知道,有的战友家里还有病人,有的刚下夜班,有的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可大家还是来了,因为咱们知道——有些话,只能说给战友听;有些情,只能和战友叙。

最后我想说,往后的日子,咱们都把自己照顾好。身体不舒服了,打个电话,咱们轮着陪你去医院;家里有难处了,说一声,咱们凑凑劲儿帮你扛;要是闲得慌了,就来我家,我熬上一锅当年炊事班的白菜豆腐汤,咱们坐一块儿,再唠唠当年的事儿。

来,老战友们,端起酒杯——敬当年的哨声,敬磨破的作训鞋,敬永远的兵!干!

文档评论(0)

173****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