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施工现场维护及交通导行方案
施工现场维护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基础保障,需结合不同施工地段(一般地段、现状道路段、交岔路口段、企事业单位及居民楼前)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维护与交通导行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一般地段的施工现场维护
针对无现状交通干扰的一般施工区域,从机械调度、人员管理、现场防护、环境清洁等方面制定维护措施,确保施工有序开展:
1.1施工机械调度与管理
机械配置与调度:施工现场机械类型多(含运输机械、开挖机械、吊装机械、基础施工机械、砼运输及输送机械等),项目部需结合施工进度编制《机械使用计划》,明确各机械作业时间、作业区域,实现交叉作业互不干扰;
机械停放要求:暂时闲置的机械需停放在指定停放区,不得占用施工作业面;停放区需硬化处理(采用C15砼,厚度≥10cm),划分不同机械停放分区(如吊装机械区、运输机械区),设置标识牌。
1.2施工人员管理
人员标识区分:各工种人员需佩戴不同标识的安全帽或胸牌(如管理人员戴红色安全帽、作业人员戴蓝色安全帽、特种作业人员戴黄色安全帽),便于职能识别与现场管理;
劳动纪律要求:作业人员需严格遵守施工纪律,无工作任务时立即撤离施工现场,严禁在作业区逗留、闲聊,避免安全隐患。
1.3现场防护与环境管理
防护设施设置:
施工现场四周插设警示旗(间隔5m,采用红白相间反光旗),标注施工区域边界;
开槽施工时,沿槽边设置连续围护(采用1.2m高彩钢板围挡,底部设30cm高砖砌挡水坎),围挡外侧悬挂“施工危险,禁止靠近”警示标识;
材料堆放区、粒料拌和区、生产生活区采用统一标准护栏(Φ48mm钢管,高度1.8m,立杆间距2m)围护,护栏刷红白相间警示漆。
扬尘控制措施:易飞扬材料(如水泥、石灰、细骨料)需用苫布(厚度≥0.2mm,防水耐磨型)全覆盖,苫布边缘压实固定,防止风蚀扬尘污染环境。
1.4现场清洁与区域划分
功能分区管理:按现场平面布置图明确划分物料堆放区、现场加工区、机械停放区、现场办公区,各区设置明显标识牌(尺寸1.2m×0.8m,白底红字),严禁跨区占用;
堆土与弃土要求:现场堆土需符合安全规定(堆高≤1.5m,距槽边≥2m,边坡坡度1:1.5),工程弃土需及时清运(每日收工前清理完毕),运至指定弃土场;
通道维护:人行通道(宽度≥1.5m)和消防通道(宽度≥4m)需保持路面平整畅通,采用级配碎石硬化(厚度≥10cm),每日安排专人清扫,雨天及时排除积水。
1.5周边环境保护
施工现场附近的公共场所门前、居民住宅门前严禁堆放土方、建筑材料或机械设备,确需临时占用时,需提前与产权方协商,划定临时占用范围(占用时间≤24小时),并采取防护措施(如铺设钢板保护路面),完工后立即清理恢复。
二、现状道路段的施工现场维护及导行
本工程154~161#墩位、0~31#墩位位于现状道路上(道路宽度约40m,桥梁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基本重合),需分施工阶段(桩基施工、承台及墩柱施工)制定维护与导行方案,保障施工与交通通行安全。
2.1现状道路基本情况
现状道路横断面布置(宽度40m)如下: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分隔带]—[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分隔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2.2桩基施工阶段维护与导行
施工方式:采用“半幅施工、半幅通行”模式,即占用道路半幅区域进行桩基施工,剩余半幅作为临时通行道;
围护措施:
施工区域与通行区域采用1.8m高钢制围挡隔离(围挡底部设50cm高混凝土基础,防止移位),围挡外侧粘贴反光条(间隔1m,宽度10cm);
围挡两端设置“前方施工,减速慢行”警示标识(距围挡50m处开始设置),夜间开启警示灯(间隔10m,红色闪烁灯);
交通导行:
临时通行道按单向两车道布置(机动车道宽度各3.5m,非机动车道宽度2m,人行道宽度1.5m),设置交通标线(车道分界线、边缘线,采用热熔型涂料);
安排2名专职交通指挥员(佩戴反光背心、手持指挥旗),在围挡两端路口指挥交通,高峰期(7:00-9:00、17:00-19:00)增加1名指挥员。
2.3承台及墩柱施工阶段维护与导行
施工方式:采用“两侧围蔽、中间导行”模式,即沿道路两侧设置施工围挡,中间预留通行空间;
围护措施:
施工区域采用钢制围护(同桩基施工围挡标准),围护范围按承台、墩柱施工需求确定(每侧超出施工边缘1.5m);
围护内侧设置安全警示带(高度0.5m,红白相间),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交通导行:
提前向交通主管部门提交《交通导行报告》,申请交管部门协助维持交通安全(如在关键路口设置临时交通警察岗);
临时通行道保持双向两车道(机动车道宽度各3.5m),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合并设置(宽度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