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三篇)
教案一:课题名称
端午粽里的家国情怀——品味传统节日的文化密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准确说出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表述准确率≥90%
能结合课文内容分析粽子的象征意义,分析合理率≥85%
能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端午习俗的段落,朗读达标率≥70%
过程与方法
通过意象分析—情感朗读—文化探究,体会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
运用对比法理解不同地域粽子的文化差异,培养文本解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端午粽承载的亲情与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尊重传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理解粽子作为文化符号的深层含义(纪念屈原、祈福辟邪)
②体会课文中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的情感基调
难点
①感悟屈原故事与端午习俗的内在联系
②区分不同地域粽子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情感朗读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准备:端午习俗纪录片、屈原画像、南北粽子图片、配乐朗读音频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粽子的文化密码(5分钟)
图片对比
展示北方红枣粽与南方肉粽图片,提问:
为什么不同地方的粽子味道不同,却都在端午节食用?
播放屈原投江动画,引出课题:粽子里的家国情怀
(二)课本讲解:文本情感解析(15分钟)
课文片段精读(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
原文核心: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外婆总是会送粽子给邻居吃。
知识点分析:
语言特点:叠词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营造温馨画面
情感线索:外婆的粽子→邻里分享→传统文化传承
文化链接:粽子的棱角象征驱邪,糯米象征五谷丰登
情感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重点处理总会十分花样等词的重音
(三)文化探究与情感升华(20分钟)
屈原故事思辨(10分钟)
**任务1:小组讨论
①出示问题:为什么人们用粽子纪念屈原?
②引导分析:粽子投入江中→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爱国情怀的具象化
地域文化对比(10分钟)
**任务2:南北粽子大发现
①展示北京小枣粽、广东蛋黄粽图片,填写对比表:
地域
馅料
文化寓意
北方
红枣、红豆
甜蜜生活祈愿
南方
鲜肉、蛋黄
丰收富足象征
②讨论:不同粽子如何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四)互动交流:文化情感讨论会(10分钟)
问题1:外婆送粽子给邻居,体现了什么情感?(预留5分钟讨论)
引导话术
从分享的角度,想想外婆的粽子传递了什么?
参考答案
①邻里和睦的温情
②传统文化中共享美好的价值观
问题2:现在过端午节只吃粽子就行了吗?为什么?(预留5分钟讨论)
引导话术
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它们有什么共同意义?
参考答案
①还需要传承习俗背后的文化(如爱国、感恩)
②赛龙舟的团结精神、挂艾草的健康守护意识
五、教材分析
本课依托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通过图片对比和情感朗读,将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情感体验。针对文化寓意理解困难的难点,采用屈原故事具象化分析,重点培养文化感知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六、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写一句话描述家乡的一种食物
给家人讲屈原的故事,并用画图记录重点
拓展作业
调查家乡的端午习俗,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制作《家乡端午手册》
七、结语
今天我们读懂了端午粽里的温情与敬意,每一个粽子都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密码。课后请思考:如何让更多人了解端午文化的魅力?下节课我们一起设计端午文化小使者宣传方案。
教案二:课题名称
端午粽的语言密码——抓住细节描写的金钥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找出课文中描写粽子外形、味道的关键词,识别率≥90%
能模仿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进行句式仿写,仿写合格率≥85%
能运用五感法(视觉、嗅觉、味觉)描写一种传统美食,描写达标率≥70%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细节捕捉—句式分析—创意表达,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运用思维导图法梳理描写思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语言描写的生动性,激发对汉语的热爱
在仿写实践中培养细致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赏析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等叠词的表达效果
②掌握外形—味道—情感的描写顺序
难点
①运用叠词和色彩词增强画面感
②将情感融入食物描写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
读写结合法、思维导图法、情境写作法
教学准备:粽子实物、五感观察记录表、优秀仿写范文、彩色卡纸
四、教学过程
(一)实物观察导入:粽子的视觉盛宴(5分钟)
五感体验
展示真实粽子,引导观察:
箬竹叶是什么颜色?糯米看起来像什么?咬一口有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pdf VIP
- LEHY-Pro电梯维保初级讲师培训20210628.pptx VIP
- 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及应用.pptx VIP
- 电商法律风险防范与规避培训.pptx VIP
- 中国中医药“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经原文背诵.pdf VIP
-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B32/T 4788-2024).pdf VIP
- 迈瑞病人数据共享协议开发指南.pdf VIP
- 专题 10习作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含答案.docx VIP
- T/CABCI 002-2018_全谷物焙烤食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