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中药鉴定学(皮类和茎木类药材)钩藤鉴别试题及答案.docxVIP

药学-中药鉴定学(皮类和茎木类药材)钩藤鉴别试题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学-中药鉴定学(皮类和茎木类药材)钩藤鉴别试题及答案

(一)考查目的与理论基础

1.考查目的

本考查文档旨在全面检验和深化药学专业学生及执业药师对《中国药典》收载的钩藤(UncariaeRamulusCumUncis)的系统认知、鉴定能力与质量控制意识。核心目的包括:

掌握药材来源与性状特征:确保能准确识别钩藤及其主要法定基原,避免错用与混淆。

熟悉现代鉴定技术应用:掌握显微、理化及色谱等现代科学方法在药材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中的核心原理与操作要点。

理解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深入理解钩藤中特有指标性成分(如生物碱)的测定方法及限度要求,建立中药质量源头控制的专业素养。

辨析常见混淆品与伪品:具备对市场流通中钩藤真伪品的鉴别能力,保障用药安全。

2.理论基础

钩藤的鉴定理论体系建立在中药鉴定学的四大支柱之上:基原学、性状学、显微学和化学成分分析学。

A.基原与形态学基础

钩藤为茜草科(Rubiaceae)植物钩藤属(Uncaria)多种植物的干燥带钩的茎枝。法定基原包括但不限于Uncariarhynchophylla(Miq.)Miq.、U.sinensis(Oliv.)Havil.、U.sessilifructusRoxb.、U.macrophyllaWall.、U.scandens(Smith)Hutch.等。不同基原的钩藤在产地、性状上略有差异,但其药用部位(带钩的茎枝)和主要化学成分具有共性。

B.化学基础与药效物质

钩藤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为吲哚类生物碱,尤以**钩藤碱(Rhynchophylline)和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为代表。

化学成分

结构类型

临床意义

鉴定意义

钩藤碱(Rhynchophylline)

吲哚类生物碱

主要的镇痉、降压活性物质

含量测定、色谱指纹图谱的法定指标成分

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

吲哚类生物碱

与钩藤碱为一对差向异构体,具有相似活性

含量测定、色谱指纹图谱的法定指标成分

其他生物碱

氧代吲哚类、水解吲哚类

协同药理作用

构成复杂的色谱指纹图谱,用于整体质量评价

中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钩藤药材需进行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含量测定,规定两者合计量不得低于规定限度,这体现了鉴定从定性向定量的飞跃。

C.理化与现代色谱基础

鉴定的理化基础依赖于生物碱的特性:具有碱性,可与Mayer、Dragendorff等试剂反应显色沉淀;具有特征的紫外吸收;在特定溶剂系统下具有固定的分配行为,可采用薄层色谱(TLC)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分离和检测。

(二)核心知识点总结

1.药材基原与采集

基原:茜草科钩藤属(Uncaria),常用基原为U.rhynchophylla。

药用部位:干燥带钩的茎枝。

采收:秋、冬二季剪取,除去叶片。

2.性状鉴别特征(MacroscopicFeatures)

特征类别

描述要点

鉴别意义

形态

茎枝:呈圆柱形,常弯曲,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细纵纹和皮孔。断面木部黄白色,髓部常中空。

区分皮类(无髓部)和草本类药材。

钩刺

侧生钩状物(即“钩藤”):由叶柄基部形成,相对或交叉,形似“S”或“V”,尖端向内弯曲,多数成对,少数单生。

钩藤药材的核心特征,区分伪品的关键。

质地

质坚硬,木质明显,断面不整齐,有髓部。

确认其为茎木类药材。

气味

气微,味微苦。

作为辅助鉴别。

连珠状缢缩

某些品种(如华钩藤)在钩和枝条的连接处可见缢缩或连珠状。

用于区分不同基原种类。

3.显微鉴别特征(MicroscopicFeatures)

横切面:

皮层:外侧有数层木栓细胞,皮层薄,散有石细胞群,呈类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细胞壁厚。

韧皮部:维管束呈环状排列。

木质部:导管大,多呈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木纤维成束。

髓部:细胞呈类圆形,壁薄,髓部细胞内含淀粉粒。

粉末特征:

石细胞:数量多,黄棕色或无色,类圆形、长方形、不规则形,孔沟明显,层纹清晰,壁厚。这是钩藤粉末最主要的鉴别依据之一。

木栓细胞:红棕色。

导管:多为具缘纹孔导管或网纹导管,直径较大,末端尖。

淀粉粒:单个散在,小,类圆形。

4.理化与色谱特征

薄层色谱(TLC)鉴别:

目的:定性检测特征性生物碱——钩藤碱和异钩藤碱。

方法:供试品提取液和对照品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特定展开剂展开。

结果:喷施碘化铋钾试液(Dragendorff试剂)或改良碘化铋钾试液后,在与对照品溶液相应的位置上,应显现橙红色斑点(钩藤碱、异钩藤碱)。

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

目的:定量测定钩藤碱和异钩藤碱的合计含量。

方法:采用C18柱,以磷酸盐缓冲液-甲

文档评论(0)

132****08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