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杨烈妇传》含答案译文.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杨烈妇传》含答案译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杨烈妇传》含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洲。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史、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宣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保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囊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又不为贼矣,皆患力守死。

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贵之曰:“霍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降。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勋弩、高城深沟之圆。贼气吞焉,车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寇族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羞,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赞曰: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若高愍女、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

(节选自唐代李翱《杨烈妇传》)

【注】李希烈:唐德宗时为淮西节度使,建中三年拥权称王,公然叛唐。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G货财囻自若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济,成功,与成语“同舟共济”和“济世安民”中的“济”意思都不相同。

B.舅姑,古时称夫之父母,即公婆,亦可称妻之父母,即岳父母。文中所指为前者。

C.服,穿着,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衣”用法相同。

D.当,担当,与《登泰山记》中“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的“当”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令李侃因无兵无财,心生退意,杨氏告诉他守城是县令的职责,即使实力不够,战死了也是本分。

B.杨氏为坚定百姓守城的决心,不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来奖励能够制敌的人。

C.项城虽然没有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但是因为地方小,敌人难以开展进攻,只能忍气吞声绕过项城。

D.作者将杨氏与一般女子及公卿大臣对比,突出杨氏虽为妇人,却真正担得起“仁者必有勇”这句话。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杨氏亲为之鬓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4分)

(2)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4分)

14.作者盛赞杨氏“仁者必有勇”,请根据材料,说说杨氏“仁”“勇”的具体表现。(3分)

参考答案:

10.(3分)CEG。

11.(3分)D(D项,材料中“杨氏当之矣”的“当”指“担当、承受”,而《登泰山记》中“当其南北分者”的“当”指的是“处在、位于”,意思不相同。A项中“同舟共济”的“济”指“过河,渡”,“济世安民”中的“济”指“救助,救济”,都与“其必济(成功)”的意思不同;B项考查古代文化常识,“舅姑”古时可称公婆或岳父母,文中指公婆。C项中“服”和“衣”的用法都是名作动,用法相同。)

12.(3分)C(C项内容对应的文本为“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根据后文“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相与散走”可知,敌人是在主帅被射坠马而死之后才失去了气势,故此前“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指的是敌人有气吞项城的傲慢心理,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越过城墙进城,选项中“因为地方小,敌人难以施展进攻,只能忍气吞声绕过项城”属于无中生有,曲解文意。)

13.(1)(4分)杨氏亲自烧饭给他们吃,不论年长年轻,一律照顾周全并且分配公平。

评分标准:“囊”“食之”“无”各1分,句意通畅1分,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