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左传僖公》《晋文公问守原议》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左传僖公》《晋文公问守原议》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左传僖公》《晋文公问守原议》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公子重耳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二十四年春,秦伯纳之①。吕、郤畏偪,将焚公宫而弑晋侯②。寺人披③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④,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⑤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

二十五年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鞮,对曰:“昔赵衰以壶飧从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

(节选自《左传·僖公》)

材料二:

晋文公既受原于王,难其守。问寺人勃鞮,以畀赵衰。余谓守原,政之大者也,所以承天子,树霸功,致命诸侯,不宜谋及媟近,以忝王命。而晋君择大任,不公议于朝,而私议于宫;不博谋于卿相,而独谋于寺人。虽或衰之贤足以守,国之政不为败,而贼贤失政之端,由是滋矣。况当其时不乏言议之臣乎?狐偃为谋臣,先轸将中军,晋君疏而不咨,外而不求,乃卒定于内竖,其可以为法乎?且晋君将袭齐桓之业,以翼天子,乃大志也。然而齐桓任管仲以兴,进竖刁以败。则获原启疆,适其始政,所以观视诸侯也,而乃背其所以兴,迹其所以败。然而能霸诸侯者,以土则大,以力则强,以义则天子之册也。诚畏之矣,乌能得其心服哉?其后景监⑥得以相卫鞅,弘、石⑦得以杀望之,误之者晋文公也。

呜呼!得贤臣以守大邑,则问非失举也,盖失问也。然犹羞当时陷后代若此,况于问与举又两失者,其何以救之哉?余故著晋君之罪,以附《春秋》许世子止、赵盾之义。

(节选自柳宗元《晋文公问守原议》)

【注】①纳之:指以兵护送重耳回国。②晋侯:即晋文公重耳。③寺人披:即勃鞮。④蒲城之役:晋献公曾派勃鞮到蒲城谋杀公子重耳,勃鞮斩断了重耳的衣袖,重耳跳墙侥幸逃走。⑤祛:指被勃鞮斩断的衣袖。⑥景监:秦孝公亲近的宦官。⑦弘、石:即弘恭、石显,汉元帝时的宦官。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后余从狄[A]君以田[B]渭滨[C]女惠公来[D]求杀余[E]命女[F]三宿[G]女[H]中宿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责备,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其言不让”的“让”意思不同。

B.其,还是,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吾其还也”的“其”意思和用法相同。

C.法,制度,与《谏逐客书》中“孝公用商鞅之法”的“法”意思相同。

D.背,违背,与《苏武传》中“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的“背”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认为晋文公能成为诸侯霸主,靠的是土地广大,军力强盛,以及天子册封的名义,诸侯只是畏惧他,而非真正的信服。

B.柳宗元举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兴盛、任用竖刁而衰败的例子,指出晋文公正处于创建霸业的关键时期,却重蹈了齐桓公的覆辙。

C.晋文公包围原城,命令只携带三天的粮食,三日后,在原城将降的情况下,晋文公仍守信撤离,退兵三十里而原城投降。

D.勃鞮曾先后替晋献公和晋惠公刺杀重耳,在重耳回晋为君后,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主动求见重耳并告知吕甥、郤芮的阴谋。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

(2)且晋君将袭齐桓之业,以翼天子,乃大志也

14.柳宗元认为晋文公不应向寺人勃鞮询问原地长官的人选,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其理由。

参考答案:

10.CEG

11.C

12.D

13.(1)得到原城而失掉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丢失的东西就更多了。

(2)而且晋文公想要继承齐桓公的霸业,用来辅佐天子,这是宏大的志向。

14.①守原之事关系重大,与寺人相谋有辱王命。②这一行为滋生了伤害贤良、败坏政治的祸根。③晋文公疏贤臣而问政于宦官,为后世宦官专权开了恶端。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